据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介绍,2014至2017年,全市共拆除违法建筑1.76亿平方米,为2019年基本消除存量违法建筑打下坚实的基础。市规土局已对全市9个郊区2051个市、区、街镇三级重点区块作全覆盖梳理,同时建立完善了各区整治地块规划土地档案,落实“一地一图一册”销项管理。
拆除违建、整治违法违规经营的后续管理工作成为关注重点。市政协委员董敏华指出,“五违四必”工作要有法治思维,执行时要注重法律技巧。“现在认定违法建筑往往从无证无照的角度来看,而没有从法律界定的角度来做。”董敏华认为,“无证无照是否属于违法,需要行政认定或司法认定。”他建议用备案制或承诺制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让其慢慢走上依法合规的道路。
市政协委员陈志奇表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和超前的思考,尽量不留大的遗憾。要做到新账不欠,旧帐逐渐地还,就要有科学的规划。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还要改变思维方式,就是从“以我为主”变为“以对象为主”,很多事情应侧重于从群众的感受度出发来做。
市人大代表姚海嵩认为,精细化管理一定是法治化的管理,要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政府不必直接大包大揽,这样也可以减少政府在管理当中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据悉,切实抓好违法建筑、违法违规经营等治理的后续管理工作,改善城区环境,有关部门有很多跟进措施。由市拆违办和市绿化市容局牵头,所有街镇的拆违垃圾经过分拣,剔除生活垃圾、有害垃圾后集中堆放,落实扬尘管理的覆盖要求,并委托有资质的运输企业,按规定办理申报手续,运至规范处置场所进行处置;由市政市容联办和市绿化市容局牵头,督促各区限期完成垃圾清运、地面修复、绿化补种和建筑物外观形象的统一整改;由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牵头,督促各区将整治完成区域全面纳入网格化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死灰复燃、反弹回潮;由市规土局牵头,指导各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设要求,推进社区更新改造,规范社区经营商铺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