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谁没来?
王 蔚
  王  蔚

  有一句火热的广告词这几天“下架”了,但余波难平。“你可以不来培训,但你的同学都来了。”语出一家培训机构。吓人吧?与坊间流传的“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有相似之处。这个话题这几天又被炒热了。

  炒热,是源于教育部等四部门从今年2月开始对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行动,就在上周末,初步的治理结果公布了。上海等地对培训机构的排查面已达100%;全国开展学科类培训“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机构7413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5.77%;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并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机构1105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0.86%……

  数字是冰冷的,结果是喜人的。只是,数字的背后也不免让人略感疑惑。比如,通过治理已整改掉学科类培训“超纲”“提前”“强化”的机构1241所,占存在此类问题机构总数的16.74%。换句话说,还有6000多家存在此类问题的机构没有整改。

  想想也蛮难的。“超纲”“提前”“强化”,的确扰乱了正常的学校教学秩序,但背后或许也是“市场”在起作用。补课,费时费钱费精力,可是,如果学校日常教学“吃不饱”或“吃不好”,那家长不向培训机构纳钱,还有啥办法?一言以蔽之,减负也好、整顿也罢,弄不好又会回到升学考试、名校优势、就业薪酬这个看似目前还无法解开的“死循环”里。

  怎么办?所幸,这次教育部又发话了,统筹解决“吃不饱”“吃不好”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吃饱吃好”。

  转眼,儿童节要到了。“现在的孩子幸福但不快乐”,这样的标签很无奈,也很心酸。怪谁?怪赶孩子去补课的家长?怪培训机构?怪学校减负力度不够?这个拖了至少一二十年的问题,彻底解决的时间总不会又遥遥无期吧。毕竟,让孩子既幸福又快乐,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应有议题之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沪今年累计拆除违建4.2万处
本周六可预订高考送考用车
中美青年创客 亮出科技作品
谁没来?
身在申城 为偏远地区患儿会诊
“彩虹儿童乐园”更新为探索中心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谁没来? 2018-05-29 2 2018年05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