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来了!
从无人问津到万人齐聚,这条路,我们走了20年……
从虎丘万人曲会到上海万人演唱会,这条路,我们走了400年……
在这个戏曲观众远不可与演唱会观众人数相比拟的今天,你们自发到来,让这个普通的周末夜晚变得不平凡。
历史会记住这个夜晚,它是由你们造就的,5·18“水磨新调”新昆曲万人演唱会。与其说我们选择了演唱会这一形式,我们选择了“梅奔”这样的场地,不如说昆曲被你们鼓舞着回到了她本该有的大舞台。
我们献给音乐总监彭程一株“水草”,它是如此不起眼的一株植物,但是用它打磨的红木家具却内里坚硬、外在润滑,犹如昆曲“水磨调”之韵味。我们愿做一株株“水草”,平凡着我们的平凡,用虔诚和谦卑回到老祖宗梦开始的地方。
《朝元歌》一曲致敬我的老师蔡正仁先生,20年前当《白蛇传》里响起萨克斯风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守望和突围之心,他们传承昆曲也创意昆曲。我们和老师不同,但我们和老师必定殊途同归,老师传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手艺,更给了我们精神家园。
你们为何要在5·18来?我们为何要在5·18相聚?昆曲在2001年5月18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非遗”。17年过去了,你们的到来证明了我们还活着,我们不是“遗产”的孩子,希望每年5·18都会听到你们的“生日歌”,那是我们重生的时刻!
《长刀大弓》是400年前绝对的主打歌,是每一代昆曲人的开蒙腔,“舞向未来”的孩子们程式化的身段虽显稚嫩,却让我仿佛看到了我的过去。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20年,600余场分享会,30万的朋友,我们就是这样乐此不疲地和你们在一起。你们眼中的亮光鼓舞着我们一次次出发,万人演唱会的舞台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白领、老师、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幼儿园的孩子……你们才是“最美杜丽娘”,我+昆曲+你,幻化成,你+昆曲+社会,最后,你们便成了我们……
我们不孤单,艺术家们纷至沓来,向昆曲致敬、向“非遗”致敬。王昊王厂长和你们玩音乐,恣意潇洒。表面的轻松背后是专业和自信,开放的心态造就了这些“可能性”。钱懿的演绎验证了雅俗本应可以共赏,ZERO-G的小伙子们唱响昆曲的刹那,我热泪盈眶,林海的懂得便是我们的值得,常石磊将唱作才情汇入昆曲,黄英让东西方古典音乐隔空相望,高博文之吴韵与昆曲本就是一脉相承,指行者的洒脱里饱含着对传统的敬畏,李泉说来的目的就是向昆曲致敬……
昆曲是什么?是古老的遗存?是悠扬的旋律?是缠绵的故事?是,却不仅仅是。
昆曲是我们触摸生命的一次机会,《春江花月夜》唱给在天堂的父亲听,唱给心中有爱的人听,期许着,穿过生死狭窄的甬道,相爱的人,久别重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是我们和昆曲的情缘,希望也是到场的万千观众和昆曲的缘起。我不知道你们为何而来,只知道你们来了,你们就是我孤独旅程中的驿站。
收拾行囊,我们会再次出发。也许此生不会再见面,也许在下个路口又会偶遇。请相信,相见,只为再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