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近年来因在国际及国内显著上升的发病率而受到广泛关注。我国近30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升高近3倍,男性和女性的发病比例约为1:3。而甲状腺癌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是多因素造成的,推测有可能跟雌孕激素水平有关。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明确的有两个:电离辐射和家族遗传因素。明确的预防措施主要为远离电离辐射及放射性物质。
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众多,其中发病率明显增高的主要是乳头状癌,体积≤1cm者定义为甲状腺乳头状微癌,这部分患者比例显著增加。有观点将此现象归因于越来越多的早期甲状腺癌患者被先进的医学检测手段所发现,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晚期的甲状腺癌与早期的甲状腺癌发生率同样也在增高,甚至死亡人数亦有所增加,仅仅以检测技术提高并不能完全解释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目前针对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高尚无定论。
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均可能对甲状腺癌的发生产生影响。现代社会中,吸烟饮酒、环境污染加重、生活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当等因素均可能是造成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的原因。因此,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常作息、戒烟戒酒等;建立良好的饮食结构:营养均衡、避免肥胖及注意食品安全等;保持乐观心态:调节生活方式及心态,避免长时间焦虑;加强体育锻炼;定期体检,不要讳疾忌医。
与任何肿瘤治疗原则相同,治疗甲状腺癌必须平衡治疗方式与患者生活质量、经济负担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目前对于低危的乳头状微癌,存在巨大争议。有观点提出,密切观察随访而不积极处置;另有观点认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依然是减少肿瘤危害的重要手段,以随访替代积极治疗尚不现实,在找到甄别疾病进展可能的方法前,对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即使进行密切随访也应谨慎地以临床试验方式进行,随访过程需合理规范诊治并详细记录。对于出现侵袭与转移的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学术界都支持积极的手术治疗及后续综合治疗。
王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教授、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