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谨防“过度消费”
杨玉红
  本报讯 (记者 杨玉红)在日前举行的2018上海“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上,多位专家表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功能不必局限于单一业态,但也要谨防“过度消费”。

  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历史风貌保护力度,划定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仅市级优秀历史建筑就达到1058处。“上海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历史建筑保护,需要打破现有制度瓶颈。”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教授王林介绍道,位于长宁区的“上生·新所”项目更新,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建筑保护,提供了多元主题参与的创新思路。

  “在社会资本参与建筑保护之外,历史建筑在实际改造过程中依然面临不少难点。”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章明表示,目前实行的建筑结构、消防等规范,主要是约束新建建筑,同时也成为约束老建筑更新改造的难点,需要相关部门协调统筹形成一套个性化的创新方案。

  邬达克纪念馆、宝庆路3号等上海一批历史建筑正蜕变成公益性场所,受到市民欢迎。同时,历史建筑的功能转型还需要结合城市发展趋势,引入老年公寓、创意园区等业态,为周边的市民提供更多配套服务。“历史建筑+商业开发”的模式值得借鉴,也要谨防对历史遗产的“过度消费”。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卢永毅建议道,未来,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可探索注入更有价值的功能,才能符合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定位。

  上海将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愿、市场运作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历史风貌保护。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王训国透露,上海将出台有关细则,从规划土地、财政、保护修缮等方面提出多项支持政策和措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俄罗斯世界杯前奏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塑料工厂污染农田河道臭气四散
110平台将分流非紧急报警求助
谈谈世界杯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谨防“过度消费”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谨防“过度消费” 2018-06-11 2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