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中国每年仍然约有30万患者因器官功能衰竭等待着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6万余例,捐献器官数量同需要器官移植治疗的患者数量相比,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各医疗机构通过公众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公民对于器官捐献的关注、了解与支持,并最终自愿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顾劲扬指出,加大器官捐献的宣传力度,首先要消除大众对器官捐献的误解和恐惧。临床上,器官移植的成功,要历经血液及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的配型、供体不正常指标的纠正、供体器官维护等过程。其中,器官移植手术前,主要的准备就是配型,配性决定了手术的成功与否。以肾移植为例,配型越接近,肾排斥的机会就越小。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水平的提高,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已经显著下降。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是来自于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的志愿者。新华医院普外科护士长黄帅从2012年起兼职成为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她的工作贯穿于发现适合的器官捐献者、开展病例分析、法律文书报备、器官维护乃至丧葬关怀等全程。她表示,在工作过程中,遭遇过家属的误解,也感受到人间的大爱,这份志愿者工作的意义非凡。
自2016年底,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管理的“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站开通支付宝“一键登记”通道以来,已经有超过30万人登记注册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在我国进行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只是一种个人意愿与爱心的表达。而真正需要完成器官捐献,不仅需要符合一定的医学、伦理条件,还必须经过家人的书面同意才能完成。但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会坚定家属同意在其逝后器官捐献的决心。 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