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俞维佳而言,进口博览会也是一种身份转变。此前30年,他更多是将“家乡味道”引入澳大利亚。
俞维佳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1986年他移民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的中国产品以来自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为主,他探索引入“北方货”,从老北京酸梅汤、山西大枣到河北芝麻酱,至今已引进570余种食品。
进入新世纪,中国国际化进程提速,俞维佳开始关注将“洋货”带回中国。2006年,他把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引入中国,销量连年增长,货柜从最初的十多个达到现在的两百多个。
既是出口商,也是进口商,俞维佳对中国的开放深有感触。“国门越开越大,国家越来越自信,今年就4次大幅降关税。”贸易便利化也让老俞的生意越做越顺心。“以前每到夏天就紧张,通关要好几个星期,就怕40℃的高温把葡萄酒晒成醋。现在只要几天就能通关。”
“上大学、下海经商、出国移民、从事进出口,我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在进博会上,俞维佳带来一款贴有“爱我中华”酒标的产品,“我永远热爱故乡,希望为中国同胞献上更多优质产品,无论是海外华人,还是家乡朋友。” 首席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