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车主,在外辛苦打拼了一天,下班了,开车回到小区里,是不是经常因为找不到停车位而“堵心”?偶尔朋友聚会,为了“抢车位”,也不得不早早把车停回小区?甚至偶尔还为了“抢车位”与邻居或物业发生冲突?随着停车位的日趋紧张,这样“堵心”的市民越来越多。相关数字显示,浦东新区居住配建车位总量为47.8万个,居住停车夜间需求总量为74.3万个,如按现有泊位数计算居住夜间停车缺口高达26.5万个,缺口比例高达36%。尽管目前已设置道路停车383处共近2.3万个车位,但仍是“僧多粥少”。
为此,浦东新区建交委领导多次就小区停车问题深入街镇、小区开展“大调研”活动,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起草文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等,最终正式发布了《指引》。
记者看到,在刚刚“出炉”的《指引》中,开宗名义地提出了公共安全优先原则、业主使用优先原则、资源合理利用优先原则、停车位倡导共享原则、车辆总量适度控制原则、分类管理与差别化收费原则、信息公开透明原则7项原则。
对于停车管理涉及到的众多细节问题,则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处理办法、制度安排。比如,车位信息告知、缓解车位不足的措施、安全标识与设施、停放行为限制、停车登记管理与停车引导、固定车位轮候制度、违规停放车辆的处理、收费标准确定、公共收益管理、矛盾调解等。
在缓解停车难的路径方面,《指引》中提出了“四大举措”:内部改造挖潜、加强管理挖潜、共享停车设施、错时停放车辆。在违规停车处理方面,提出了“教管并重”,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对车主加强教育和引导;物业服务企业要立即劝阻、制止,当场劝阻、制止无效,或者事后发现的,物业服务企业要在车辆前挡或驾驶位侧挡玻璃上张贴《车辆违规停放整改告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