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加班成了不少上班族的常事,越来越多人习惯在深夜找寻另一种生活。有人K歌,有人撸串,有人泡吧,24小时自助式健身房,让人们爱上深夜健身,在璀璨的夜上海,这成了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方式。
一群“夜猫子”
奢侈品销售人员潘先生是个“夜猫子”,他的作息时间和常人不同——白天睡觉、夜里却很有精神。为了学到正确的健身方式,他在App客户端选择了一名私教,一节课100元,相比传统健身房划算不少,更重要的是,他再也不必担心慢慢长夜无法打发。
其实,国外24小时健身房已经流行多年。早在2013年,英国《每日邮报》统计过:83%的健身房用户更倾向于加入24小时营业的健身房。如今,在欧美不少国家和地区,24小时健身房已经遍地开花。
除了“80后”和“90后”白领,也有一些时间充裕的老年人,同样喜欢在深夜健身。在真如,有一群住在周边社区的老大爷,习惯晚上10时以后聚在不打烊的健身房里,每练几组休息一下,聊聊天、相互切磋。有时候看到健身“小白”,热心的大爷还会上前热心指点。“锻炼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人最宝贵的就是健康。”
一位陪伴者
为了适应专挑晚上健身的“夜猫子”学员,健身教练的工作时间也在悄然改变。王秋实,网名“雪梨”,便是一名从传统健身房私教转型成为24小时自助健身房的私教。
“同健身人群一样,我们做教练的,也是看中了这个可以自由分配时间的平台。”王秋实介绍。打开某个健身App,私教的个人简历跃入眼帘,就像淘宝平台,人气高、好评多、曝光率大的教练,最为热门。王秋实每月固定有20个左右的客户,有些人练了几个月后从他手里“毕业”,很快又会有新人加入训练队伍。“我在上海当健身教练3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健身大军,可见追求健康生活是人心所向。”
王秋实告诉记者:“当健身者成功减肥,我特有成就感。”16岁的小添对自己130公斤的体重苦恼不堪,特地休学一年,从老家到上海找寻有效的健身方式。在王秋实的指导下,他在一年里减到75公斤。王秋实自豪地说:“小添已经重返校园,健身让他提升了自信。”
“很多学员告诉我,健身是需要鼓起勇气的,如果没有人陪伴,那很容易松懈或者直接就放弃健身了,而我的存在,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坚持下去的机会。”王秋实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豪。
一种新潮流
3年来,上海冒出了100家乐刻24小时健身房,手机预约、挑选私教、刷卡进门,它有点像健身界的“盒马鲜生”。灵活的健身时间、支付方式和预约模式,解决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健身人群的需求。
超级猩猩从2015年开始主打团操课,它在深圳等地推出了24小时健身的概念,上海虽然尚未推出该项服务,但其健身时间也相对灵活,可以满足一些健身人群在较晚或者较早的时间段健身。另外,沪上还有一些开在商圈和居民小区的健身房,以灵活的健身时间受到欢迎。
2017年5月,上海首家政府引导的24小时健身房在杨浦区市民健身中心开张。由杨浦区体育活动中心提供场地,乐刻体育出资,尚体健康科技以提供健身设施的方式入股,开创了政府引导、多方合作、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体育公共服务新模式。运营不到两年,会员已达1000余人,累计开设课程3149节,参与上课会员52961人次。
夜上海,24小时健身房也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