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出游在即,到英国各大博物馆游览后想买点什么纪念品带回家?书,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英国图书出版行业发达、博物馆众多,将这两大优势结合,把书店开在博物馆里,让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读者有机会购买展示英国历史、地理和经典文学的书籍,是英国人展示和传播本国文化的好办法。
雇专职买手选书
大英博物馆内最大的纪念品商店里,书籍占据货架的半壁江山,品类和数量堪比伦敦街头书店。纪念品店的一端是家专门的书店,4年前开店,与纪念品商店打通相连。旅游高峰时,纪念品商店内排队结账的游客中约三成人手里拿着书。
去年是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重修开放的第一年,纪念品店内一个独立展台上全部摆放着与中国馆展品相关的书,其中包括大英中国馆藏专家、中国馆负责人哈里森-霍尔所著的《中国:器物中的历史》一书。《近观中国艺术》《明朝,改变中国的50年》《中国水墨画》《中国瓷器》等书也陈列在架。
据了解,大英博物馆书店内出售的除了300多类大英博物馆出版社自行出版的图书,其余上千类图书均由博物馆专职“图书买手”从出版市场上精心挑选买入。
“大英博物馆每天迎接来自全球的数万游客,年均客流量在600万人次左右。我们的图书买手会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在出版市场上挑选与博物馆主题相符合、同时又能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书籍。当然,展示英国文化元素的书籍是必不可少的一大类,我们也希望更多参观者能在离开博物馆后继续通过阅读了解英国。”书店店员伯顿说。
与名家合作出书
带有英伦文化符号、介绍英伦风情的书是“通行本”,几乎每个博物馆都能找到几本。不少博物馆还自行出书,或与英国知名作家和出版社合作,推出与博物馆自身性质、特色契合的定制书。这类独家定制书往往很受游客欢迎。
在位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一侧的英国国家美术馆,馆内纪念品店工作人员说,近期畅销书之一是该馆与英国知名童书作家兼插画家梅修合作的一套定制书。
梅修是英国当代最受欢迎的儿童插画家之一,他20多年前创作出一个名叫凯蒂的英国小女孩形象,让她偷偷钻进世界名画中,与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对话,在梵高的向日葵中玩耍,以这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小读者了解和欣赏名画。《凯蒂的文化艺术之旅》系列被视为西方艺术启迪绘本佳作,斩获无数童书大奖,深受全球小读者喜爱。
在梅修的故事中,凯蒂的家乡就在伦敦,其中一集故事就发生在英国国家美术馆。国家美术馆与梅修合作出书,顺理成章,效果绝佳。
这套定制书分为三本,分别以贴纸、涂色和绘画的形式介绍英国国家美术馆的馆藏名画,同时鼓励小读者在动手拼贴、涂画的过程中感知这些名画的艺术魅力。
短短20分钟内就有三个游客家庭购买这套书,他们带走的不仅是关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记忆,也可能由此开启对凯蒂、梅修以及英国儿童文学的认知和探索。
把“英国”打包回家
英国有大小博物馆数千个,仅首都伦敦就有大约300个,绝大多数博物馆设有专门区域售卖书籍。
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已故英国科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是畅销纪念品之一。在交通博物馆,以伦敦黑色出租车、红色双层巴士为造型的童书则最受游客欢迎。
这些书籍在为英国各大免费博物馆创收的同时,也在传递着英伦文化。没有统计数据显示英国博物馆每年具体售出多少图书,但毋庸置疑的是,总有游客在参观博物馆之余停留在书架前,意犹未尽地把一本“英国”打包在行李中带回家。
张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