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贤村民相约共建“美丽乡村”
李一能 孙燕
  新的一年,对柘林镇迎龙村永革九组、十一组的村民来说,可谓一开年就迎喜事。45户村民都拿到了一个“大红包”。

  自去年9月奉贤区围绕宅基地审批和控制、宅基地租赁和管理、集体建设资金分配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修订、完善现有村规民约并升级为“美丽乡村·美丽约定”(下文简称“约定”)后,全区170个村均已通过符合各村实际的约定,通过考核的村民近期都收到了红包奖励。

  涵养文明乡风

  婚丧嫁娶怎么操办,一直是农村治理的一大难题。大操大办,既会让陈规陋习不绝,更会让农村与“美丽”渐行渐远。但在四团镇新桥村,这个难题因“约定”迎刃而解。

  在“约定”中,该村就制定了一条“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丧事中不搞吹打、扎彩、安葬合规后村里奖励1000元的约定,引导村民涵养文明乡风。该条约定试行后不久,新桥959号的村民在料理丧事中便遵守约定,做到安葬合规。其他村民们也纷纷表示,“既然约定了,吾伲也要做到。”

  规范租赁市场

  金汇镇白沙村有212户宅基房。过去,村干部李丽为宅基房随意出租伤透了脑筋,“一个村就几个干部,忙着做思想工作,还要花力气维护干净整洁,实在应接不暇。”

  这一次,借“约定”,李丽将农村房屋租赁的问题抛了出来,让村民们决定到底怎么管,没想到讨论十分激烈。有的主张按照“一证两户”来规范租赁户数,但这样对不出租的村民不公平;有的主张按照户籍人口数来规范租赁户数,但又会加重村里人口管理的负担。经过几番讨论后,村民们终于达成一致,出租房屋施行“一证一户”制,租借方人数不超过该户户籍人数。每年将对宅基房进行考核,未出租的村民给予奖励。

  这样一来,曾困扰村里的大难题一招化解。李丽说:“村民们现在还会相互监督,谁家做得好,谁家做得不好,大家一目了然。”

  探索监督机制

  “约定”施行得好不好,关键看村民是否认真践行。因此,在各村制定“约定”过程中,把监督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在庄行镇存古村,村民们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每个宅基上都设有一块“红星榜”,上面公示了每家每户执行“约定”的情况,小到养了几只鸭,大到建房有无参照规划实施,都有罗列。“做得好就贴一颗星。”村里老党员华伯仁告诉记者,“要是自己得不到红星,那在村里还有啥脸面。”

  同时,各村还成立了一支由老党员、老干部、村委干部联合组成的监督巡查小组,定期进行指导和评议。

  未来,奉贤区还将依托“约定”,通过集思广益约出新思路、奖罚有度约出新标准、促进发展约出新未来,真正将家长里短的老约定转变为促进改革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促进分配公平的新约定。  本报记者 李一能 通讯员 孙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跨界·广告/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财经
   第A16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
   第A19版:家装专版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老伙伴”相帮相伴共谱夕阳红
奉贤村民相约共建“美丽乡村”
窗花对联寄祝福 古镇新春年味浓
“上海最美临湖图书馆”落户滴水湖畔
叶榭乡村办家宴 一同过个乡土年
郊区新事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5奉贤村民相约共建“美丽乡村” 2019-01-19 2 2019年01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