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接地气
~~~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接地气
~~~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接地气
~~~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接地气
~~~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接地气
     
2019年01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美术课堂搬进美术馆
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接地气
乐梦融
■ 任伯年绘墨竹王震补绘吴昌硕小像 记者 胡晓芒 摄
■ 《群仙祝寿图》 任伯年
  昨日,“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第一回1843-1927)——春江明月共潮生”作为该馆“开年大戏”拉开帷幕。

  展览名为研究展名副其实,展陈以扎实的学术方式由浅入深,慢慢述说。展览以吴昌硕的艺术生涯作为时间轴,向大众展开上海初期的故事。展厅内的画作下方,有一根长约200多米的时间轴,以编年史的顺序,在全球视野下排列有关上海发生的大事记,涉及经济、文化、公共关系、社学会等方面。时间轴的上方正是海派大家的原作。整个展览搜罗了当年海派绘画的名家代表作,在每一部作品边上,都为画稿做出了诗堂释文、款识、钤印以及佳作赏析,也是一部难能可贵、精致地道的有关海派艺术的教科书。

  展览的叙事规划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直至1926年上海从江苏省剥离成市。展览从收藏与留存,从策展与规划,从社会学到绘画史,来漫谈绘画,研究关于作品,关于海派的林林总总。展出的作品大多为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堪称稀世珍品。

  展览的学术研究、展陈、宣传和包括每一个细小内容的打造,都关注到现代人的阅读模式。展览针对信息量庞大、文字阅读的不便,特别以信息可视化图表按照年代编排来呈现,让生涩的史料信息变得方便阅读,成为普及海派知识的科普图表;创新的表达方式,更为方便观众。展览还特别辟出一个展厅复制豫园场景效果,通过现场讲解,仿佛把美术课堂搬进了美术馆。自清末以来,上海画坛名家辈出,流派林立,在以中西并陈,求新求变为特征的中国美术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独领风骚。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跨界·广告/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新民财经
   第A16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家庭理财/新民财经
   第A19版:家装专版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扫一扫
中国品牌 为何不爱亚洲杯
海上风起大师来 春艺盎然丰采浓
让“邂逅”变成“约定”
把美术课堂搬进美术馆
新民晚报文体汇A07把美术课堂搬进美术馆 2019-01-19 2 2019年01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