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以“盛世华诞,喜迎新春”为主题的迎新春文艺汇演,以静安区残联旗下数10支残疾人艺术团体和编导团队为主,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节目,并以残健融合的演出形式,向祖国母亲的70周年华诞献礼,展现静安区残疾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许多节目看似简单,背后却包含着无数的汗水甚至泪水。自闭症孩子周博涵和曹家祺手拉手走到钢琴前,共同表演了一曲四手联弹。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学钢琴、两人配合演奏都不困难,对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星儿”们来说,与乐器交流、与同伴交流却十分困难。就拿周博涵来说,他对于独自进行的运动项目如游泳、自行车、滑冰等都很擅长,对于集体项目却很难参与。曹家祺和周博涵能登上舞台,还能配合演出,过程可谓千辛万苦。
智力残疾青年杨潇瑀是静安区残疾人艺术团的成员。他曾经因为自卑而常年不愿走出家门,母亲把喜欢唱歌的他带到残疾人艺术团后,他不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技巧更加成熟,人也越来越自信了。如今,他经常在静安区残联组织的大小活动中担任独唱,还与周博涵和曹家祺一起,在去年8月参加由上海市残联组织的上海市残疾人赴日交流演出活动。其间,曹家祺和周博涵演奏的钢琴四手联弹《茉莉花》得到观众一致好评,杨潇瑀更是突破自己,用日文演唱了《北国之春》,感动了许多日本观众。
据静安区残联负责人介绍,静安区残疾人艺术近年来蓬勃发展,不仅与残疾人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有关,更得益于社会化运作。2014年9月,在静安区残联帮扶指导下,民办非企组织上海益康残疾人关爱服务中心成立,致力于开展残疾人文娱活动及相关健康指导与组织。区残联为满足残疾人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还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从专业院校和院团聘请一批业务能力强且有耐心、有爱心的专业老师,对各个残疾人文艺团队进行有效整合,展开有针对性的专业授课,大大提升了残疾人文艺爱好者的艺术水准,也调动了他们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的热情。同时,区残联积极联络社会各界关爱残疾人群体的单位和团体,例如,与上海师范大学音乐系和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学院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学校为残疾人文艺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并组织学生定期为残疾人进行义演,而残疾人文艺团队也有机会走进校园为大学生演出。在这些交流中,静安区残疾人艺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展现出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