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实这首歌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因为过去,晚会结尾的歌曲一贯都是欢天喜地锣鼓喧天的,突然出现这么一首非常安静的、抒情的、优美的歌曲,比较少见。事实上,当时也有同志讲是不是太抒情了不太符合习惯,应该欢庆一点。1984年之所以有这首歌曲,最重要的是我们请到了港澳台的一些艺术家跟我们一起联欢,门户也打开了,不光是大陆观众在一起欢度春节,我们希望所有的华侨华人也是一块来欢度这个节日。
记:有哪一届春晚对你来说是特别有意义或者特别不一样的吗?
李:其实除了《难忘今宵》,我在春晚还唱了别的歌曲,1983年唱了九首歌,我也没认为自己很不得了,也没觉得很特殊,因为这是工作的需要,我们就是做这一行的。
记:中国的流行音乐40年,你怎么看待新的歌手呢?
李: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到现在,应该讲比较繁荣,而且出来的人才、作品很多,总体挺不错的。年轻一代我觉得他们都挺用功的,也挺有实力的。我的观点就是,中国流行音乐模仿海外的阶段应该结束了,我们应该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鲜明风格的作品。我希望我们的流行音乐作品能够走向世界,这一点我觉得可以从现在开始。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