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设计之都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智造助力打造品质生活
周向力
◀ 新一代动力集中型动车组
▶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舱
▲ 中国智造展区场景
▼ 中国智造展区场景
  ◆ 周向力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于2019年1月11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展览以问题为导向,揭示“新时代”中国设计与公共艺术的总体面貌,讲述新时代中国设计、公共艺术与新生活的关系,以及解决问题与价值引领的途径与方式,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实践。 

  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中“中国智造”板块因此孕育而生。通过“大国制造”“国之重器”“医学器械设计”“民族品牌”“民生产业”5个案例接近60件作品,展示了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过程中,设计师与科技工作者一起如何系统攻关,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装备、新材料,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重要成果。从“制造”到“智造”,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的替换,而是我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中国“智造”水平,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且需要知识产权在其中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

  国之重器——美学提升

  “中国智造”板块,作为此次大展的压轴板块体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板块围绕新时代中国设计的东方美学、传统工艺的设计转换、中国人生活方式设计、消费与品牌构建、新技术·新材料·新空间、新技术与产业转型、工业设计与制造中的核心问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等话题展开。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展现了制造业如何来实现转型,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辟供给空间;为构建社会服务体系,推进配套改革。着力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体现在全球化经济的共享互通中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中“大国制造”案例,讲述了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团队成功地将工业设计思维与方法融入我国航空航天和航海领域,成果直接应用于载人航天“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站,以及“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等国家重点工程,对推进我国航空、航天、航海事业向世界前沿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国之重器”案例则选择了代表当前我国正在努力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装备”。上至国产支线喷气式客机,下至新一代动力集中型动车组、超级海工重吊船、丘陵山地玉米收割机,集中展示了中国陆上与海上“智造”的重大创举,以及在农业生产上对效率的提升。它们既吸纳了最新的技术,同时在外观上也有了新的美学提升,力图在这些庞大的机械结构之外展现出人性、安全、高效的一面。通过这些由国家资助研发出的新科技成果,我们将会看到人们对于传统出行方式的认知是如何被改变的,同时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也随之改变。

  民之产业——为人设计

  医疗体制改革始终是国家与人民关心的改革之一,作为医疗服务与保障体系中的医学器械设计同样得到了关注。医疗器械是用于人类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疾病以及保健、健康等用途的特殊产品。医疗器械设计的重点已从满足用户生理需求逐步提升为满足用户心理需求。以智能化电器医疗系统、医疗仓、生物成像扫描仪等医疗器械设计为代表,展现出了医疗器械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逐步相融,在满足人们基本医疗需求的同时,使产品更加人性化。通过设计的力量,使得新型的医疗器械产品成为推动人性化治疗的重要动力。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快递业务持续高涨。快递小哥几乎成了家庭当中最常见的客人。快递品牌的树立与更新成为快递行业除实际物流能力以外最重要的辨识点。在“民族品牌”案例中以“圆通”、“申通”和“韵达”为例,表达了通过设计的参与改善企业形象和视觉识别系统,从而回应广大消费者的诉求,同时完善和提升了行业服务标准。在案例中还列举了“王老吉”、“雪花”和“六个核桃”等日常消费产品。这些产品所代表的品牌都从各自的语境出发,诠释了对中国设计美学的认识,以及这些民族品牌在消费转型过程中的设计考量。

  新型电动车、智能家用电器、仿生机械手、无人机、家用机器人……大展当中最接地气的便是“民生产业”案例,从展览筹备过程中开始就对此案例尤为重视。经过反复的调整,融合了其他设计类奖项的获奖作品以及社会提名人的推荐,最终形成了当前的展示内容。展览反映了设计师所关注的是产品设计在当下面临新的机遇和考验:进入“后工业”时代,面对全球化浪潮、新技术的冲击,人们的日常家居生活能否回归一种具有本土地域文化特质的平和面貌。从必需品的制造到审美趣味的满足,设计需要不断思考人与物品的真实关系,交互的程度。基于互联网以及智能化的家居环境,让使用场景变得多元化;万物互联使人们将在“泛现实”的环境中享受更平等、愉快、舒适的智能日常。比如饮食、沐浴、睡眠质量能够随着氛围优化而被提升,身体的健康护理也能够从预防开始得到全程关照……这种为人努力营造的健康空间同时也必须是环保的、可持续的——为人的设计,同时也必须是“为真实世界的设计”。

  创造美好生活,已成为“新时代”的共同追求。新时代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社会主要矛盾、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观念的变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大众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产生了新的增长点,形成了制造业的新动能,与之相关的需求、消费、供给、服务等方面发生的巨大的变化,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国设计如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何种方式助理真正的促进“中国智造”的转变。这些问题,都仍将是中国设计和中国设计师们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需要面对、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阳光天地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镜头艺术
   第A21版:设计之都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ZF01版:中缝4-21
中国智造助力打造品质生活
新民晚报设计之都A21中国智造助力打造品质生活 2019-01-29 2 2019年01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