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上海两会·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午举行第二次大会发言——~~~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午举行第二次大会发言——~~~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午举行第二次大会发言——~~~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午举行第二次大会发言——~~~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午举行第二次大会发言——~~~
     
2019年01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午举行第二次大会发言——
“一老一小”问题,关乎千家万户
潘高峰 江跃中 方翔
  家有一个失能老人,拖垮一家人,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已成为养老服务的“最痛点”;社区儿童活动场所分布不均,满意度低,优化配置社区儿童活动场所势在必行。今天上午,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发言,委员们提到的“一老一小”两大问题,引起与会者共鸣。

  探索“家庭照护床位”模式

  市政协委员、上海金福养老院董事长徐兵把失能老人照护问题比作老龄服务中最难啃的“骨头”。据他介绍,两年多以前上海失能失智老人就达到63.65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4.6%,80岁以上高龄失能老人约11万。

  徐兵表示,上海长护险制度的实施,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失能老人照护需求,但由于老人总体经济状况一般,支付能力有限,不同程度失能老人照护需求不同,费用也会相应提高。即便能保证每天一小时服务,仍无法满足失能老人多元化、综合性需求,而高龄和重度失能老人生活、医疗、精神等叠加服务以及亟需的肢体康复训练则不在长护险42项服务范围中。相较于失能老人庞大需求,公办养老院床位紧缺,民办机构则因生存压力大多不愿接纳失能老人,专业护理员招不进、留不住,按1∶3配备标准目前存在3万人缺口。

  徐兵认为,目前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涉及民政、卫生和人社等多个部门,缺乏统一管理平台,政策信息不共享,导致医养融合推进迟缓。他建议尽快推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设计,明确民政、卫生、人社等职责定位,以长期照护服务为核心,横向衔接相关救助、医疗等政策,整合失能老人照料和护理服务项目。

  在此基础上,还要完善社区、家庭、机构融合发展支持网络。可以社区为载体,推进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深度融合,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模式。

  优化配置社区儿童活动场所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社区健身苑中,成人带着幼儿在玩,但健身苑90%以上的设施不适宜儿童使用,甚至存在儿童使用不当造成伤害的隐患。”市政协委员翁文磊代表市妇联在发言中透露:通过对40多个社区、7653名儿童和7804名家长问卷和实地调查,儿童对社区范围内建设儿童娱乐游戏场所与设施的需求高达80.1%,位列各项社会服务需求第一位。但目前上海社区儿童活动场所区域分布不均衡,两成儿童家庭至社区活动场所走路所需时间在30分钟以上,30.6%的儿童从来不去社区活动场所。

  上海户籍人口中18岁以下少年儿童人口为173.05万,翁文磊建议,由市民政局牵头,统筹本市社区儿童活动场所的整体建设与发展,制定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提出实施目标、任务、方针和建设规范标准等,将建设和运营资金纳入市、区两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出台建设和运营社区儿童活动场所的指导性规范意见,新建小区明确儿童游乐设施配套要求,形成稳定的长效投入机制。

  本报记者 潘高峰 江跃中 方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阳光天地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镜头艺术
   第A21版:设计之都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ZF01版:中缝4-21
“一老一小”问题,关乎千家万户
迎难而上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工作出发点更多放在发展上
紧扣重点抓落实 心无旁骛促推进
关键之年 上海开拓创新克难奋进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要闻A02“一老一小”问题,关乎千家万户 2019-01-29 2 2019年01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