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新民法谭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招工,真诈骗!求职应聘要小心
莫振英 袁玮
  本报讯 (通讯员 莫振英 记者 袁玮)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招工信息,承诺无押金找工作吸引应聘者,等应聘者上钩,再按照分工巧立名目诱骗其支付钱款,近日,虹口区法院对一起招工诈骗案件公开审理后,对该案诈骗团伙的4名成员作出一审判决。

  崔某原本从事KTV的承包管理,眼看着自己手里的几个KTV场子经营惨淡,崔某打起了求职大军的歪脑筋,自己也摇身一变成为招工诈骗团伙的组织头目。2018年1月,崔某找到了同样做KTV管理的巩某,共同谋划招工诈骗的“财富大计”。计划制定后,崔某布置分工,开展招工骗局。首先由崔某、巩某安排其他人在“赶集网”、“58同城”等网络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包吃包住免押金”“日结高报酬、工资不拖欠”等条件吸引求职者至虹口区广灵二路、杨浦区内江路和嘉定区宝安公路及南华路上的四家KTV面试。

  随后,耿某、董某等人作为面试经理,以服装费、IC卡费、培训费等不同名目,分别向求职者收取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费用。之后再由董某以交点好处费可安排好职位为由,继续骗取被害人钱款,骗来的钱款由崔某等人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分赃。

  骗过几波钱款后,崔某等人再将求职者信息告知董某等人,进行下一步“洗工作”,即给求职者安排不符合他们求职意愿的工作,让他们做脏活累活,试用期期间也不给钱,很多求职者知难而退便不再要求继续安排工作,有些求职者会要回部分支付的钱款。至2018年7月案发,崔某等人采取招工诈骗的手段骗取钱款4万余元,受害人达40余人。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崔某、巩某、耿某、董某等人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多次骗取他人财物,其中,被告人崔某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巩某、耿某、董某诈骗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本案系共同犯罪,被告人巩某、耿某、董某犯罪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均可从轻处罚。案发后,崔某、巩某、耿某在家属帮助下主动退缴部分赃款,可酌情从轻处罚。最终,法院判决崔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3万元;巩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耿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董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夜上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ZF01版:中缝4-21
智能“小助手”成为执行新“神器”
假招工,真诈骗!求职应聘要小心
社区服刑人员“愚公移山”
带未成年人发小广告并殴打安保人员
多次狂砸取款机 钱没见到人进班房
新民晚报新民法谭A23假招工,真诈骗!求职应聘要小心 2019-03-01 2 2019年03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