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磊笔下,复杂的历史变成了有趣的漫画故事。他用漫画讲历史,通过手绘和段子,捋出清晰的历史大脉络;他手绘的帝王将相则是令人发笑,笑一顿的工夫,就梳理了中国通史,这让人想起了80后90后儿时的畅销漫画才子蔡志忠。
现场催更
作为暑期档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陈磊这次上海书展签售火爆非常,大排长龙的读者队伍中,中小学生读者居多。现场签售互动也极具特色,除了常规的读者提问、作者团队分享,还有几位读者现场“催更”,询问新书《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的进度。到压轴签售环节时,整场签售迎来了最大的亮点——“穿越唐朝主题签售会”。
《半小时漫画》系列最大的读者群体其实是校园里的00后、05后,为了和年轻粉丝们打成一片,他们从新书《半小时漫画唐诗》出发,以“穿越唐朝”作为主题,将签售办成了一场大型文化碰撞。
与签售同时进行的互动游戏环节,既有“唐朝迷宫”“唐诗签”的现场互动,还有混子曰团队现场作画与读者互动的“你画我猜”这样有趣的游戏。00后读者为贴合“穿越唐朝”的主题,直接穿着唐制汉服,现场Cosplay起了《半小时漫画》系列中的人物角色。
读图时代
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历史作品一直都是大众文化消费的热点。学者余世存在《今天怎样读历史》中引用学界共识,“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中国人的特点是入世的、历史的。对历史或历史写作的这种信念,相信历史所具有的审判和拯救功能,可能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之一。
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对历史又有不同的“消费需求”。中国老百姓对于通俗历史读物的酷爱由来已久。从元代杂剧到明清话本评书,历史故事在古人的文化生活中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中国互联网原住民,千禧一代自小在网络和新媒体浸染中成长,他们的阅读喜好更多元,对新的阅读形式也有着更高的需求,如漫画阅读、听书等,加之碎片化和娱乐化的文化消费形式已占据年轻人主流,有趣的产品才能获得成功。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曾经风靡南北。如今陈磊接棒,以1200万元的版税登上了2019年作家富豪榜,同时宣告,历史读图时代已来到。
传播知识
要说近些年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历史产品,不得不提《明朝那些事儿》。这部现象级的作品,前身是在天涯社区连载的网络历史小说。
陈磊是工科研究生出身,之前是上汽集团的一名汽车设计师。出于对漫画和历史的兴趣,陈磊创办了“混子曰”等多个公众号,粉丝数量超700万。
《明朝那些事儿》带起了一波历史小说热潮,一时间模仿者众多,但都难以达到其畅销程度。直到十年后,二混子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系列出现,成功将最受欢迎的说史形式从“白话历史”进化成了“漫画历史”,成为畅销图书。
目前,“半小时”漫画系列已成为读者公认的历史故事品牌。按照陈磊计划,团队致力于用漫画这种视觉化的轻松形式,为读者普及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到今天人类各个学科的知识,看半小时漫画,学各领域知识。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