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纱遮住我的脸
刘云
  刘 云

  骄阳似火的夏季,女人们大张旗鼓地防晒,早早就准备好了遮阳伞、宽檐帽、太阳镜、长袖套、雪纺披肩。这些装备我全都有,但最常用的是面纱。

  原因嘛,面纱轻得没分量,比手帕还小,装在口袋里不鼓囊,塞进包里也不占地方。戴面纱的时候,只需举起双手把两边带子绑在脑后就可以了,戴上和摘下易如反掌,而且既好看又别具一格。

  一次,我戴着面纱去菜市场,路过一个摊位时停了下来,装了一袋荷兰豆递给卖菜的大姐过秤,她一边跟我说话,一边盯着我问,你是少数民族吗?在人们的印象里,面纱是少数民族的装束,所以无怪乎她会这么问。

  据历史记载,两千多年前,西域人就戴着面纱防日晒和风沙了。唐代,由于“胡风”盛行,西域的面纱也就成了时兴物。犹抱琵琶半遮面,古人也知道半露半掩比全裸更诱惑,因此唐代的贵族妇女对面纱进行了改良,将帽子与面纱连接在一起,做成了类似披风的外衣“羃羅”,穿上它不仅能够隐匿尊贵的身份,防止闲人粗汉窥视,还营造了一种若隐若现的神秘感。后来,“羃羅”被垂布长至肩部的宽边“帷帽”代替。到了宋代,“帷帽”又化繁为简,演化成了女子出嫁的盖头。

  如今谁都可以戴面纱,无论地域和时候。只不过,面纱的功能更单一了。现在遇到风沙天,我们就和雾霾天的做法一样,整齐划一地戴上口罩,所以面纱的用途就是防晒了。如果你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恰好又戴着面纱,想想看,大半张脸被蒙住了,眼睛一下子成了焦点,且不管透着清冷,还是含着笑意,都给人想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阳光天地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3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4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5版:夜上海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民间收藏
   第A20版:设计之都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12-13
厨房间
签售随想
红烧肉
矢车菊(中国画)
面纱遮住我的脸
黑夜里那双小手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面纱遮住我的脸 2019-09-04 2 2019年09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