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特·拉尔森,在中国扎根7年,伴随中国女排夺得2015年世界杯和2016年里约奥运金牌、2018年世锦赛铜牌的美籍体能师,是人见人爱的“开心果”。喜欢在场边大声加油的他今天要纠结了:“我永远热爱中国女排,但现在我的主队是荷兰队,我得支持她们。”
被中国球迷圈粉
雷特的中国奇幻之旅,始于2011年。跟随美国AP体能训练团队,雷特先后在跳水队、射击队、乒乓球队帮助中国运动员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因为表现出色,伦敦奥运后,他被上海体育局相中,将先进的运动康复带给上海运动员。
2015年,备战女排世界杯的郎平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雷特坦言,能辅佐郎平,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便在电视转播中看到郎平率领美国女排登上亚军领奖台,当时就对她佩服不已。“我从没想过,我能跟随中国女排见证一个又一个奇迹。”
2016年里约奥运期间,助理教练李童曾经问雷特,如果中美女排相遇,你会支持谁?雷特说:“我肯定支持中国女排,因为美国女排队员每天训练完成后还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但是中国女排不行,中国女排付出的更多,如果中国女排不能获胜,就太不公平了!”此话一出,顿时被许多中国球迷圈粉。
冠军背后的男人
日本,是见证雷特和中国女排建立感情的地方。队员们很快喜欢上了这位训练手段丰富、饮食要求严格,搞怪活泼的体能师,亲切地称呼他“瑞瑞”。效力中国女排期间,雷特有句“金句”:“帮助中国女排队员控制体重,跳得更高、扣得更猛,是除了胜利之外,第二重要的事。”
雷特的行李箱里,有两大宝贝。第一是果汁机,每天训练后,他会给大家递上一杯营养丰富的蔬果奶昔。“很多姑娘喜欢吃高热量的不健康食物,这个习惯不好。我会给她们准备蔬果奶昔,吃饭前先喝一杯,有了饱腹感,就自然而然不吃那些不健康食品了。”
第二是体能训练道具,橡皮筋、按摩球,大大小小十余种,被雷特称作“宝贝玩具”。每逢国际大赛,他的行李箱总是塞得满满当当,带着这些心爱的“玩具”,他每天变着法子帮助姑娘们练体能。
赛后拉伸、赛前热身,也都是雷特负责的内容,让姑娘们更快更强更高,他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
为中国女排落泪
郎平的执教方式,雷特看在眼里:“女性教练很少有能达到她的成就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在训练时很严厉,但当姑娘们不舒服时,她是第一个关心她们的。她可以将作为教练的威严和女性温柔的一面平衡好。跟郎平这样优秀的教练一起工作,我能学到很多。”更令雷特震撼的是,大赛期间,中国队教练组几乎通宵达旦工作,这份专注度,是他在其他队伍未曾见过的。
4年前,雷特和中国女排并肩作战,4年后,雷特加盟荷兰队,但他心底里还是希望看到中国女排夺冠,“甚至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也是金牌有力争夺者。”性格开朗的雷特坦言,“我悄悄掉过好几次眼泪,看着她们最终站上领奖台,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上海收获爱情
爱上中国,也爱上中国姑娘。雷特在上海收获了爱情,和前中国女排副攻马蕴雯“因排球结缘”。
谈及这段感情,他和马蕴雯不约而同感慨:“这是命运的安排。”去年中国女排在香港比赛,马蕴雯去观战,通过两人共同的朋友、上海女排体能师丹尼尔的介绍,两人搭上了线。第一次聊天,雷特就被马蕴雯开朗大方的特质所吸引。
马蕴雯本来计划来日本观战,而现在,她已经当上了妈,雷特感慨:“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从中国到荷兰,马蕴雯成了雷特坚强的后盾。还记得收到来自荷兰队主教练莫里森的邀请时,雷特纠结了很久,“这是个艰难的决定,好在马蕴雯很支持我。这对她来说很不容易,要在异国他乡独自一人带孩子。”
女儿降临那一刻,雷特亲手剪了脐带。前不久女儿去打针,女儿哭完,爸爸继续哭。当然更多时候,都是马蕴雯独自照顾女儿,雷特夸赞她是个超级妈妈。前几天,马蕴雯给他发来视频,视频中,马蕴雯对女儿说上海话。“我的女儿以后要会说多国语言,中文、英语还有荷兰语,当然,还有上海话。”两人视频,当然少不了聊一聊正在进行的世界杯,雷特说:“她比我专业,能指出很多荷兰队存在的问题。不过,我俩有个共识,那就是看好中国女排夺冠!” 特派记者 陶邢莹
(本报大阪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