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社会深层次矛盾,香港在行动。9月25日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创建的团结香港基金提出“港人组屋”计划,希望通过10项政策措施,逐步实现香港全民安居愿景,破解香港长期存在的社会深层次矛盾。同日,香港最大政团民主建港协进联盟(民建联)举办了名为“觅地建屋,共解困局”的圆桌会议;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郑志刚宣布将捐出300万平方呎(约合28万平方米)农地来发展公屋,帮助低收入家庭。
“港人组屋”这一建议,在团结香港基金会总干事郑李锦芬看来,是希望香港学习新加坡的经验。“当前香港的社会深层次矛盾中,房屋是最严峻的问题。”郑李锦芬说,“特区政府应正视社会矛盾根源,展现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推行大刀阔斧的房屋政策改革。”郑李锦芬说,新加坡“组屋”是解决房屋问题的有效政策,基金会此次提出的“港人组屋”计划参考了新加坡模式,并根据香港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条可行的路径,希望最终能让七至八成市民拥有恒产。
参加民建联圆桌会议的香港立法会议员刘国勋表示,与会者达成四点共识:香港土地供应严重不足,社会亦因此积累大量民怨;土地发展速度跟不上需求,必须赶紧加快土地开发及审批的程序;引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地建公营房屋前,政府应规划先行,并确定收地目的符合公共用途;加快房屋发展,并须有交通设施等基建的配合。与会的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陈帆、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均正面响应了《收回土地条例》和租金补贴等建议,具体措施将在今年的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提出。
本报香港报道组 (香港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