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们一起去吃火鸡大餐吧
原来,前几天小珍丈夫的一篇论文发表,得到他们系里的一个优秀论文奖,还有两百美元的奖金呢。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于是小珍夫妇商量,决定阔绰一次,邀请导师到中餐馆去吃一顿中国饭。
可是哪一家中餐馆好呢?正巧手边有一份科州的华文周刊,其中“工商报导”栏目里刊登了一篇我写的“人间仙境,美味中餐”,特别介绍了一家中国城新开张的中餐馆。那里面对餐馆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清洁卫生、美味佳肴、服务态度无不加以赞美,特别是一道道特色菜,读起来不由让人垂涎欲滴。
小珍夫妇读着读着就决定了,他们要到这家被我描写得得美轮美奂的餐馆“真好味”去请客。这天小珍夫妇驾驶着他们的小车,在中国城里转来转去,还迷失道路,总算找到这家餐馆的时候,发现那是坐落在垃圾回收场对面的一家小餐馆。踏进餐馆的大门,立刻在心里大告不妙,那地板滑唧唧的,不知道多少油腻积存在上面。无奈导师已经端坐在没有桌布的桌子后面了,他们也只好硬着头皮坐了过去。
接下去的事情更加悲惨,几道冷菜黏嗒嗒的,一定是放在冰箱里好几天了,再要一道宫保鸡丁,上面的花生米已经返潮,还有些哈喇的味道……小珍说:“我一边在心里臭骂你,一边还要面带笑容应付那个美国导师,你真不知道我心里有多少怨气啊!”
看着小珍差不多要落下眼泪的样子,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内疚。自从到了这家华文周刊,我不再用我的名字“东东”写文章了,通常是用“小西”。有一点“南辕北辙”的意思。我说过,我已经练成了不用头脑只用手写文章的本事。在这里做新闻,最要紧的是学会做“钞票的喉舌”。一份广告收进来了,那就是钞票,就是生存,就是有饭吃了,常常一家餐馆的门是朝哪里开的都不知道,就会对着一张广告单子写出一篇天花乱坠的文章。
看在吃饭的分上,什么样的文章都会写出来的。有一次一个华商的太太不幸逝世,我连这个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也没有看到过,对着一份讣告,竟然写一篇感人肺腑的悼念文章,第一个上当的又是这个小珍。那天她捧着周刊,流着眼泪和我商量,说是要给这个逝者的孩子捐一点钱。一而再再而三地让老实的小珍上当实在有些于心不忍,真不知道怎样赔偿她才好。突然想起来,今天早上坐在长途汽车上,一个已经混得很熟的同车乘客丽莎告诉我,感恩节马上就要到了,她丈夫的教堂要举办盛大的晚餐,可以邀请我的全家以及华人朋友去参加。我知道丽莎的丈夫是个神父,主持了一个相当规模的长老会教堂的工作,已经好几次让我到他们的教堂里去了,还说要开车来接我呢。想到这里,我立刻对小珍说:“小珍,餐馆的事真是对不起你了,这样吧,我来找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去吃火鸡大餐吧,好吗?”
“有没有大火鸡啊?”小珍三岁的女儿扬起小脑袋问。“有,当然有,就好像动画片里的一模一样。”我先要安抚好小珍的宝贝女儿。
果真有效,小女孩高兴地跳来跳去:“吃火鸡喽!吃火鸡喽!”
“不要跳,不要跳。小心跳出毛病。”小珍的气一下子消了一大半,丈夫又拿出来一大把儿子在万圣节的时候要来的糖果塞在小女孩的手里,小女孩愈加高兴了,小珍只好笑了,不过在小珍离开的时候,我还答应她,下次她再要请客的时候,我一定帮她做一桌子最好的中国菜。
我刚刚把小珍一家送出门外,丈夫一把抓我进来问:“你真的有地方可以去吃免费的火鸡大餐啊?这种吃白食的机会对于留学生来说是最受欢迎的了,在什么地方?可以带多少人去?”
“当然啦,就是那家最大的长老会教堂,丽莎说可以带朋友,没有说多少人呢。侬想带多少人?”
丈夫说去年的火鸡大餐是在一个嫁给了美国人的台湾太太家里吃的,曾经答应过今年要请他们一家来吃火鸡,另外还有一个台湾来的单身母亲是那个台湾太太的好朋友,她们总是在一起的,丈夫也到她家里吃过饭,还有一对刚刚从北京来的夫妇,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