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尝试
少了越剧观众最喜欢的儿女之情,完全的正剧风格,以及用吴凤花的话来说全剧的“调子有点高”,都使得《屈原》成为一次“高风险”的尝试。吴凤花的这次“自我挑战”让许多她的戏迷不很理解,觉得以“花帅”今时今日的人气和威望,完全没有必要去塑造一个像屈原这样“高风险”的人物。素来说话直率的吴凤花笑道:“一直有人认为,绍百的作品多少有点泥土香,我觉得这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褒贬都在里边,但《屈原》这个戏出来,我觉得不会让人产生这种感觉。”
小生“扮”老生
对于吴凤花来说,《屈原》这部戏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题材有些“非越剧”。身为范派小生的吴凤花在剧中还将贴上胡子以老生形象登台,说到为什么不用小生而用老生形象,吴凤花说主要是考虑到这个角色比较适合用老生的行当来演绎。在唱腔上吴凤花这次也不再运用“原汁原味”的范派,而是增加了一些老生的元素。吴凤花坦言有人觉得自己在这个戏里的演唱不太像范派,不过吴凤花认为屈原这个角色,原汁原味的范派也有些用不上。
亮“过硬文戏”
至于这个戏会不会“砸招牌”,吴凤花心态不错,表示在艺术创作的时候并不考虑那么多:“我现在的年纪演武戏,技巧方面确实不比当年,既然都觉得我的文戏稍显薄弱,那我就换个戏路,给自己补补课,也是理所当然。”这台戏不仅是吴凤花作为一个越剧演员的“自我修养”,也为了给绍百“文武兼备”的招牌镀个金身:“绍百从来讲究‘文武兼备’,但却总有人说我们是‘文不够、武来凑’,这次我们就要彻底拿出一台过硬的文戏,让大家看看。”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