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陆红表示,“秋乏”其实是不同季节人体的自然生理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除。
第一,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或烧烤,如烤串、辣椒、生姜、葱、白酒等。可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豆制品等。第二,伸懒腰、干梳头。伸懒腰时,胸腔器官会对心脏、肺部产生一定的挤压,可使心脏更多地运动,从而将氧更多地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用手指梳理头发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亦可让头脑感到轻松。第三,多睡一小时。晚上应尽量在10点半前睡觉,因11点后人体各个器官功能都开始下降,需要休息。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老年人,每天最好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第四,晒太阳。充足的阳光可以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然而,秋季阳光的照射不再像夏日那样强烈,雨天也增多,人体的褪黑色素就会随之增多,从而抑制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感觉心情低落。所以,适当多晒太阳可让人心情开阔,更精神。如在阴雨天,可将屋内的照明设施打开,同样可提高人的兴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