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旁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却是一个后来居上的科技强国。除了风行全世界的Skype、Hotmail,这个国家如今实现了电子政务、投票、报税等一系列“无纸化”服务,努力打造E-爱沙尼亚。
一张卡享受各种服务
与中国一样,爱沙尼亚人也有身份证;不一样的是,这张薄薄的电子芯片卡可不仅仅是一张照片、基本信息这么简单。小小的电子芯片存储了卡主的个人基本信息,还有两个PIN码,一个用来验证身份,另一个用来授权数字签名。而X-ROAD则是支持整个E-爱沙尼亚服务的技术架构,警察局、医院、银行等都接入这一网络架构,共享信息。
借助X-ROAD的技术支持,通过这张电子身份证,爱沙尼亚人可以方便地连接上超过4000项数字化服务,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电子投票、电子报税,甚至在网上“一站式”地查询到个人的罚单等信息。
回到爱沙尼亚的苏维斯德如今负责爱沙尼亚的信息通信技术项目。“网上服务并不稀奇,大约在15年前它就出现了,如今很多国家也提供类似的服务。”苏维斯德一点也不回避无纸化服务的想法是爱沙尼亚从别国“偷”来的这一事实,“但是我们做得更好”。
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他所说的。爱沙尼亚是当今世界上电子身份证系统最发达的国家,2005年这个波罗的海边上的小国成功地通过这一系统完成了一次全国性投票。如今,在爱沙尼亚,99%的银行转账借助电子身份证的认证与X-ROAD支撑的数字化服务在网上完成,98%的药物处方在网上开出,31%的爱沙尼亚人通过电子投票系统参加了2014年的欧盟议会选举……
电子投票可减少贿选
2005年,爱沙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行网上投票选举的国家。当时,苏维斯德还在国外工作。“E-爱沙尼亚让我不用回国就可以参与到祖国的政治进程中。”
苏维斯德从兜里掏出他的电子身份证,为我们展示了电子投票的操作方式。“我们可以有两种在网上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一种自然是普通的电子身份证,而另一种则是移动终端电子身份证。”苏维斯德说,爱沙尼亚公民只要持有这两种电子身份证件,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投票。
以苏维斯德为例,如果他使用的是一张普通的电子身份证,那他只需要将身份证插进读卡器中,打开投票网站,通过身份证电子芯片内存有的PIN1码来验证身份。一旦服务器确认苏维斯德的投票资格,他就可以在网页上选定心仪的候选人,并输入PIN2码再次确认身份,提交选票。要是没有随身携带电子身份证也没问题,拥有智能手机就可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2011年的议会选举中,一些选民首次体验到了移动终端电子身份证带来的便利。在网页中输入手机收到的验证码,选民就可以方便地登录投票系统投票。
有了E-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足不出户,甚至是横跨大洋,就能轻松地行使公民权利。“好处当然还不止这些。”在苏维斯德看来,电子投票系统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贿选的可能。“要是在以前,说不定会有一些人守在投票点门前‘买’选民的选票。”但有了电子投票系统,选民可以随时上网更改选项,“收买”选民就成了一个不容易干的活儿。
技术措施防隐私泄露
正如那些数据所展示的,E-爱沙尼亚给爱沙尼亚人带来的便利当然不止投票这一项。网上银行业务,医疗、体检信息,甚至是罚单都可以轻松地上网查到。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或是被滥用?苏维斯德认为,爱沙尼亚人不用担心这些。
苏维斯德告诉记者,所有的数据文件并非统一地存放在一个地方,而是分散存储在各个提供数据的机构。这样可以避免因一个数据库遭网络攻击而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
其次,所有数据库都必须通过X-Road接入,这是唯一的通道,而用户接入X-Road系统、再从X-Road系统连接到各个数据库都需要PIN码验证,其获得的权限也仅仅只限于检索和查看个人信息,从而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当然,政府机构也有权查看公众的个人信息,“但只能在他的权限规定的范围内查看他有权查看的信息”。苏维斯德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说道,“你们看,用户可以在E-爱沙尼亚的操作页面上清楚地看到警方在什么时间查看了他的信息。”如果用户觉得有问题,便可以要求警方说明情况,而对方必须在30天内给予回复。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