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十年”
过去的十年,被称为童书发展的“黄金十年”,每年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图络书店的巨头当当网透露,截至2016年10月份,当当童书销售码洋同比增长35%。在童书展上推出新书《童书大时代》的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前副主席海飞也列出了一系列的数据:“全国581家出版社,有520多家出版童书;年出版童书4万多种,总量世界第一;拥有3.67亿未成年人的巨大的童书市场,年总印数达6亿多册,在销品种20多万种,销售总额100多亿元人民币……”
在童书出版规模飞速增长的同时,原创童书的发展也令人瞩目,特别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城市记忆为内容的童书成为原创童书中相当引人瞩目的一部分。在当当网以销量为主要衡量依据的“畅销榜”上,《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和《这就是二十四节气》都进入了前五位,与引进版童书“分庭抗礼”。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彩绘本《三国演义》面市不过3个月,销售已过20万册。在去年童书展期间推出第一辑的《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今年又推出了第二辑。殷健灵的《野芒坡》以19世纪的旧上海为背景,史雷的《将军胡同》以抗战时期的老北京为背景,还有王文哲的《那些年,那座城》等带给小读者属于父辈、祖辈的城市记忆。
还需努力
不过,原创童书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要真正将童书出版的“黄金十年”转化为童书创作的“黄金十年”还需业界努力。在童书展期间举办的图画书高峰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表示与世界各国优秀图画书创作相比,中国图画书整体艺术水平、经典作品的数量及质量都还有明显的差距。而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认为,中国原创图画书犹如一个幼童,在快速成长阶段很容易缺“钙”,用创意为原创图画书补“钙”,是当下的图画书创作者需要努力的。明天出版社副总编辑刘蕾则认为科学现代的童年观的缺失是造成原创童书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我以为创作者没有真正地‘看见儿童’是造成原创图画书发展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在儿童文学领域,最好销的依然是曹文轩、郑渊洁、秦文君、沈石溪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哪怕二流作家的书都很难卖。”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有专家认为现在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不缺乏知识储备,他们需要寻找的是解开孩子心灵的那把钥匙,童书作家不能总是急于得奖、紧盯销售量。一旦没有‘一炮而红’就迅速打起退堂鼓。”如今每年再版、销量数百万册的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系列最初只不过是发行了2000册的小众读物,正是因为有了坚持,通过小读者的口口相传、互相推荐,才有了后来不断的再版传奇。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