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争年代,爷爷救助八路军
刘国华
  刘国华

  如果不是父亲偶然间讲起爷爷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祖辈曾积累的善行美德可能将永远尘封在过去的岁月里,并早已伴着爷爷的辞世随风而去。

  我的爷爷叫刘治汉,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905年,爷爷出生在怀安县南高崖村(现属山西省天镇),祖上也算是书香门第。当地上岁数的村人提起当年的“二老虎”无人不知,并非是爷爷如老虎般厉害无比,而是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且才智胆识过人,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里,他救助了很多人。

  1947年,有一次爷爷带父亲到怀安城里,父亲一个人跑到城外,看到城门上悬挂着几个竹笼子,好奇地凑近去看,原来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害的共产党人鲜血淋漓的头颅,受了惊吓的他竟半个月不敢出门。

  后来爷爷告诫家人,不要再到城外去,他不忍心让孩子们亲临血雨腥风,更不忍心看到革命者被敌人残害。

  1948年,爷爷去乡上(怀安城)公干,南高崖村的八路军干部张厚、王同志、李同志三人不幸被敌人抓住,刽子手对三位革命者实施了酷刑,并准备很快杀头。爷爷得知此事后,赶忙跑回村里从家中及亲友那里凑了不少钱,上下打点,费了好大周折,硬是从敌人的刀下救出他们。

  当他看到同志们伤痕累累,伤心地掉泪,他说:“家中不能久留,否则会被他们再抓去。”他冒着危险把三位同志送出城外,并平安交给组织上的人。父亲说,果然,不出两个时辰,敌人就到家里搜人抓人,那时大家都很佩服爷爷的胆识与聪明。父亲说他记不清爷爷曾多少次从家中凑钱去救村上的八路军,只知道几十年后当家人再次回到村中,村人提及爷爷时直竖大拇指,都说:“有恩于村子呀。”

  从1947到1948年间,爷爷通过各种渠道把获悉的敌人情报送到八路军手中,给正在开会、办公的八路军干部报信,他们或及时转移,或得知情报后埋伏在村口,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村里的老少免受敌人蹂躏。

  那时父亲常看到奶奶一到快吃饭时就爬到房顶上,看谁家的烟筒不冒烟,说明谁家又没米下锅了,于是她便把家中省吃俭用出来的粮食送到谁家去,父亲说那是爷爷特意叮嘱奶奶这样做的,特别关照八路军家属。

  我常猜想,爷爷当年是否是村里八路军的地下交通员,然而这些现在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的前辈深明大义,尽自己所能投入到解放战争救国救民的行列中去。

  今日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和鲜艳的党旗上有他们的光环,我很自豪,更深深地感谢爷爷及所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先辈,为我们后代子孙留下了这笔永不尘封的精神财富。

  十日谈

  我的红色基因

  责编:郭影 王瑜明

  我的祖父是红军侦察兵,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康健园
   第A2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香蒲草的旅程
记忆里的广州
梁启超因何“大惭”
廿四节气
草亭秋歌
战争年代,爷爷救助八路军
新民晚报夜光杯A16战争年代,爷爷救助八路军 2017-12-04 2 2017年12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