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整治环境“老大难”让百姓叫好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整治环境“老大难”让百姓叫好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整治环境“老大难”让百姓叫好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整治环境“老大难”让百姓叫好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整治环境“老大难”让百姓叫好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整治环境“老大难”让百姓叫好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扰民废品站关张 时尚实验室开张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整治环境“老大难”让百姓叫好
邵宁
  日前,家住杨浦区四平社区的居民发现,阜新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对面出现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时尚空间。灰色的马赛克外墙,有几面带黑色边框的巨大落地玻璃窗和玻璃门。里面分隔为四五个空间,摆放着原木办公桌,裸露的屋顶看得见各种管线,一堵黄色的墙壁是用秸秆再生材料做的。外面大玻璃上写着几行中英文大字:同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上海城市科学实验室。

  这个城市科学实验室又称“生活实验室”,主要是研究如何将设计和科技应用于社区,创造可持续的社区生活方式。而这个“实验室”的前身,则是存在了10多年的废品回收站,居民投诉多年的脏乱差“老大难”。

  位于阜新路260号的废品回收站成立于2003年,曾是一家非正规就业组织。它位于两栋居民楼之间,面积不过100平方米。一些年过去了,这家回收站经层层转包,生意越做越大,纸板箱、旧电器、塑料、泡沫等废品长年堆在人行道、居民小区,形成安全隐患。装运废品的卡车每天停在马路上,影响交通,噪音扰民。每到夏天,回收站门口污水横流,异味阵阵,周边居民无法开窗,无法晾晒衣服,苦不堪言。每年,12345、杨浦区和四平路街道接到的群众有关阜新路废品回收站的投诉不断。2015年,杨浦区将其列为重点薄弱整治区域。

  2015年底,回收站的房屋租赁合同到期,但老板却不愿意搬走,反而组织员工来街道一次次“上访”,表示将失去工作造成生活困难。为做好回收站的关停工作,在杨浦区信访办的指导下,四平路街道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仅信访专题会议就开了30多次。信访干部季燕和来访人谈了不下十次,从安全、交通、环境等各个方面耐心解释,说清这里不适合再开废品回收站的原因。对于曾在这里工作的老员工,季燕告诉他们,如果生活困难,可以申请生活救助或由街道推荐上岗。后经了解,他们其实均已退休,每月领取养老金。针对一些回收人员和居民卖废品的需求,街道排摸了附近江浦、控江、五角场等街道的废品回收站,均在三公里内,将地址和联系方式印在小卡片上,发放到有需求的人员和居民手中。

  经过一年多耐心细致的工作,这个扰民的废品回收站终于顺利搬走了。居民们高兴地说:“我们盼了十几年,环境终于干净了!”今年10月,这个腾出的空间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完成了改造,成为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上海第一个“生活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把高校、社区居民和本地创业者集聚到了同一平台,定期对外开放,与周边居民进行互动。   首席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扰民废品站关张 时尚实验室开张
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 小朋友90度鞠躬回谢
“行云流水”公共座椅
中学生参与社区微更新
上海又添昆虫新物种 市民可投票为其定名
社区共享客厅暖意融融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扰民废品站关张 时尚实验室开张 2017-12-18 2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