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顺风车悖论
曹刚
  曹刚

  后天,交通运输部将对全国网约车顺风车平台公司开展进驻式全面检查。风口浪尖中的顺风车,通得过检查吗?整改得好吗?恐怕很难,因为充斥太多悖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顺风车定义为“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通俗地说:车主出门前先发布信息,顺路者求搭车,成交后付点汽油费甚至免单。显然,这做不了全职,没法养家糊口。但实际上,有多少顺风车司机真的只做兼职?

  从定义看,“专职顺风车司机”的称呼就是悖论——以“顺风”名义做“网约”生意,还是更廉价、门槛更低的那种。

  低碳共享是顺风车的优势,“专职”把它变成了第二个悖论。没有“顺路”的“共享”,只是一个幌子、一句忽悠。

  假设整改后,平台只剩正宗兼职司机,怎么管理?管得严不严,直接关系到安全。能否加装摄像头、逃生锤、隔离栏、报警器,或张贴统一标识?很少有人愿意如此改装私家车,何况外快本也不多。于是,第三个悖论来了:管得严,安全有保障,但留不住司机;管得松,风险飙升,就会有司机耍流氓。

  第四个悖论,与入行门槛相关。如果只是熟人相约搭车,司机有驾照,乘客同意即可。一旦平台介入,就涉及门槛。有没有规范培训?对驾驶技术、认路能力、服务态度有要求吗?如果都没有,谈何风险控制,一起恶性案件会让所有努力白费。门槛高了,没人肯来;门槛太低,坏人都来了。

  在一些领域,有人贪便宜,愿意忍受次品或低质服务;但出行领域关乎生命,经不起半点折扣。再廉价的航班,都必须平安起降。做不好风控,就别揽瓷器活。

  顺风车低碳出行,更适合找亲友、同事、同学、邻居等熟人,有公益性质,在微信群或朋友圈就能完成供求匹配。非要建个平台,做成生意,风险成本必然大增。如此说来,“顺风车平台”的提法本身也是悖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3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雅加达之光
   第A15版:雅加达之光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老字号博览会周五开幕
顺风车悖论
川沙新镇将打造“戏曲小镇”
迎接进博会 消防安全知识100问
“动物彩绘”以假乱真
上海公共交通乘车码电子车票今起上线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顺风车悖论 2018-09-03 2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