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中国股市从5178点飞瀑而下,只用了7个月就跌到2638点,从K线图上看,砸出了一个大坑,后来慢慢地从这个大坑中爬出来,时间花了两年多,高度也不高,从2638点走到3587点,时间2年、空间949点,这是上一波行情的时间和空间。
本周好险,两年半前的那个大坑差点砸穿。本周创下的今年新低是2644点,创下的沪深两市地量是2067亿元,反弹开始,两根久违的长阳线给市场带来了点喜气。100点的反弹行情难能可贵,于是大家都在关注走出底部这个大坑还需要多少时间,反弹高度的空间有多大。
有两个市场信息值得关注:一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以来,共召开了三次会议,第二次会议将网贷和股权质押作为重点风险控制对象,第三次会议提出要保持股市、债市、汇市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各类要素市场中将股市的稳定发展放在首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信号。
二是来自股市监管层的声音是,对市场很放心。本周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目前的中国股市状况不同于2015年,“我们非常放心”。他说,2015年中国股市有较高的杠杆,目前没有看到散户强制平仓的风险,杠杆交易较少。
今年的股市也只用了7个多月,就从3587点跌到目前的最低2644点,股市跌成如此熊样,股民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没有财富效应,领导还非常放心,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值得投资者揣摩。
的确,散户的杠杆是少了,没有平仓的风险,那是因为在2015年至2016年前一波的砸坑中,个人投资者的杠杆都平得差不多了,而现在的杠杆主要是股权质押,那些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手中股权抵押给金融机构,总规模高达6万亿,这个平仓的压力需要化解,这个杠杆不除,股市的病症还是没有消除。而要消除这个隐患的最好办法就是要让股市爬出目前这个大坑。
当然接下来的题材还是有的,管理层给大家描绘了两大题材,一是年内开通沪伦通,二是积极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今年6月,A股2.5%的权重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9月份权重扩大到5%,这个题材对A股的支撑作用不大,从6月初的3100点至今,大盘都打了九折多,不管什么国际资金和国内资金,市值都平均打了九折,那么接下来再纳入这个指数那个指数,都不是太现实的。中国股市有自身的问题,还是着力解决自身问题为好,可以认为政策底已经确立,但政策底并不等同于市场底,市场的磨底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每一次熊市的底部市场结构并不完全一样,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特别是现在的市场规模大了,过往走出底部的经验也并不适合当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政策底与市场底的距离不会太远。接下来要关注的是时间和空间,从时间上还需要多少时间走出底部这个坑,如果是跌不下去了,但爬不出这坑,耗在市场上也蛮难受的。从空间上看反弹的高度有多高,是小反弹还是行情的反转,那都需要观察。在这样的市道中,投资者还是先从反弹角度考虑吧,市场有弹性了,交易性机会就大了。 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