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浦东
芦潮港海鲜街又喧闹了
孙云
■ 阿新饭店里能吃到难得一见的特色海鲜
  与芦潮港海塘相接的短短一公里渔港路上,大大小小的水产行、海鲜饭店就有七八十家——芦潮港的这条“海鲜街”二三十年经久不衰,“味道”这边独好。禁渔期结束,各类海鲜全面开捕,新鲜的鲳鱼、梭子蟹、青蟹、黄鱼、梅童鱼等鲜美海货源源不断送上岸。海鲜饭店的老板们又开始忙着“翻台子”,水产行的门前停满进货出货的车辆,窄窄一条小路,时常挤得水泄不通,渔港路格外喧闹起来。

  渔港路热闹了几十年

  16岁就划着小木船出海的李宝林在船上一干就37年,亲眼见证了芦潮港从渔村走向新城。他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是芦潮港渔业最辉煌的时期,那时祝桥以东的沿海各乡都有捕捞大队,江浙的渔民也来这里捕鱼。

  到了90年代,市场经济更活了,渔民和市民的腰包更鼓了,紧挨港口的渔港路上,除了水产行供应全市外,大大小小的海鲜饭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几年随着临港大开发,节假日来旅游的市民越来越多,原先小饭店都在这几年里扩大了店面。规模最大的阿新海鲜加工坊面积整整翻了六七倍,成了三层楼的大饭店,可即使这样,每逢节假日,一张台子还要翻6桌,露天位子都要排队。另一家老地方河海鲜农家坊,规模虽然小,但生意不错,一年要“吃”掉好几吨海鲜。

  九月开捕尝鲜货

  这几天,渔民老陈带着满载的美味靠岸了。金誉海鲜行的老板袁杰早早就预定了这一船的海货,一年做四五千万生意的他,年纪轻轻就建起了海鲜街上第二家私人冷库。他说,每年八九月禁渔期结束后,生意总是格外忙,今年受到台风频繁影响,渔民的收成减少许多,不过禁渔保苗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开捕后产量明显上来了。

  在“阿新”里,七八个服务员拿着平板电脑正陪着客人选鱼。老板唐建新说,现在最值得尝鲜的是肉多鲜甜的青蟹、南汇嘴滩涂上野生的跳跳鱼、好吃又实惠的条虾、口味接近黄鱼售价却便宜不少的雄黄鱼,鲳鱼、板娘鱼和东海带鱼,还有上市季节短暂的青蟹等都广受青睐。自8月1日部分开捕以来,已经有许多懂经的市民专程来尝鲜,时下又临近国庆中秋佳节,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鲜美的好味道,漂洋过海,虚席以待。

  本报记者 孙云 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家装专版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丰收节里庆丰收
五彩稻画
水稻迷宫 制糕酿酒 多种农事体验嗨翻天
芦潮港海鲜街又喧闹了
又到秋高蟹肥时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5芦潮港海鲜街又喧闹了 2018-09-22 2 2018年09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