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读者之声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秋饼券大促销?
骗子又出新伎俩!
徐驰
  时至中秋,诈骗分子也做起了节日“文章”。9月19日,奉贤公安分局胡桥派出所接到辖区邮政储蓄银行报警称:银行内一女子急着汇款,疑似遭遇电信诈骗。

  经民警现场了解,想要汇款的姜女士称自己汇款是打折购买月饼券。姜女士说,她前一天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是专门出售各种月饼券的电话销售人员,公司搞了一个票券特惠活动,打折力度大,分别是1万元5折、3万元4折、5万元3折,月饼券包括哈根达斯、杏花楼等知名品牌。

  姜女士听对方电话里说得振振有词,又想到自己以前把月饼券卖给黄牛,也有8折,心里盘算,如果先买进,再卖给黄牛也能从中赚到一定的差价。她与对方谈好以12000元的价格,4折购买30000元的月饼券。

  9月19日下午,姜女士来到银行准备汇款,可是银行工作人员在听说了姜女士的汇款事由后,见姜女士汇款的账号是一个外地号码,便产生了怀疑。在劝阻不听的情况下,银行联系了派出所。

  胡桥所民警到现场了解前因后果后,判断这应该是一起电信诈骗案件。首先,电话里声称的打折力度过大,明显已经超出了一般销售的常规范畴,很不合理;其次,对方称自己业务涉及上海各个区,可汇款的是个外地账号,十分可疑;再次,像哈根达斯、杏花楼等知名品牌公司,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究竟包不包括电话中所说的此种渠道也未可知,且所谓的内部渠道搞到内部票券,实难证明。

  在民警的分析说理下,姜女士逐渐恢复了理性,打消了汇款的念头。据姜女士事后描述,自己一开始也是不信的,之所以后面会上当,产生汇款的念头,就是因为对方所承诺的打折力度实在太大,便想到了从中赚差价的念头,且在中秋来临前搞优惠活动,也是很多商家惯用的手法,所以就相信了。

  警方在此提醒:骗子的诈骗手法虽然层出不穷,但很多时候,抓住的就是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所谓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此类情形,还是要仔细甄别,切勿上当。

  本报记者 徐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家装专版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护照送错致29位游客改变行程 旅行社损失惨重快递只赔42元
中秋饼券大促销? 骗子又出新伎俩!
随团医生是“摆设”
修理电脑先“挂号”
“盛世乐居”收全款后失联
的哥送患病阿姨妥善就医
新民晚报读者之声A06中秋饼券大促销?
骗子又出新伎俩!
2018-09-22 2 2018年09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