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陈鹏花了近70万元,买下了该市滨江园小区B区的一套联排别墅房。
尽管买的单价比其他小区同类型房子要贵,但他仍觉得物超所值。原因在于,他不仅仅买到了200多平方米的建筑物,还买到了一个与处级官员做邻居的机会——对于经商的他,这点尤其具有吸引力。
在来宾市民间,滨江园小区宛如一个“美丽的传说”——“这是全广西最大的公务员小区”,公务员们根据官职官阶高低,分别住进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和楼房,价格则远低于市场价。
10年前,国务院批准撤销了柳州地区和来宾县,设立地级市——来宾市。原辖于柳州地区的6个县合并由来宾市管辖,很多柳州公务员随之来到新城。“为解决公务员们的后顾之忧”,当地专门划出600余亩土地建设滨江园小区。
尽管早在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已明令禁止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但滨江园小区的传说,时至今日仍在延续。小区中正在建设的8栋高层公寓中,仍有6栋定向专供公务员,房价还不到另两栋的一半。
等级森严的小区
按照市民指点,记者打上一辆的士来到滨江园小区的一个门口。
整个滨江园小区,被一条滨江北路割成了两部分,南边部分是A区,北边部分是B区。
A区即民间所称的“厅级小区”。小区四周被黑色的铁栏杆独立围起,环境极为优雅。从滨江北路上往小区里看,一座座独栋别墅稀疏地镶嵌在一片绿色之中。
记者以租房的名义试图进入小区,但保安将记者拦下:“这里不可能有房子租的,里面住的都是领导,不可能让你进入。”
次日,在陈鹏开车带领下,记者才顺利进入小区。他告诉记者,要进这个小区,必须准确报出要去几号楼找哪位领导。
要进入滨江园小区B区则要容易得多。尽管在其中一个门记者被拦下,但小区内是相通的,另外三个门进出均较随意。陈鹏时不时向记者指出一条路,告诉记者,以这条路为界,左边是哪个单位的,右边是哪个单位的。
有趣的是,因为公务员集中,来宾市委组织部关于换届选举的通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发起的献血活动海报等均粘贴在小区之中。记者发现,A、B区还分别有一个机关食堂。
低价的定向销售
滨江园小区的容积率仅约0.64。正因为容积率太低,2010年,滨江园B区内一项名为“滨江园居住小区改造建设工程”的项目启动。一系列证据表明:改造工程仍然延续了部分“定向开发”的操作方式,建设方案更是对定向销售作出了详细规定。
销售对象为“到2010年3月15日止,市直党政群团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市直事业单位、市直部分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除外)并且没有在滨江园小区购已享受财政补贴房的在职在编干部职工”。
方案称定向销售的房型包括A、B、C三种共1400套,其中“A型定向销售给符合购房条件的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职工,B型定向销售给符合购房条件的处级领导,C型定向销售给符合购房条件的厅级领导。”
定向销售的均价,方案设定为每平方米1700元。而来宾市的平均房价,已临近每平方米3000元大关。
记者了解到,2006年8月,原建设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关于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通知明确:“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律停止审批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项目。”来宾市的做法,是否为“变相搞住房实物福利分配”?
在负责建设改造工程的来安公司,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拒绝了记者采访,称必须经过来宾城投批准。记者随后又来到来宾城投,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坚称,自己从未听说过定向销售房,正在建设的滨江园高层公寓(即上文所说的改造项目——记者注)是全部对外销售的,“你现在去售楼部,你想要哪套,只要没卖出去的,都可以买”。
而这一说法,在几分钟后即被完全否定。记者来到滨江园高层公寓售楼处,售楼小姐明确告诉记者,在8栋楼中,仅有两栋对外销售,其余6栋都是定向卖给公务员的指标房。
“指标房的价格多少?”记者问。“均价1700元。”
“那普通市民买呢?”“均价3500元。”
正是这每平方米1800元左右的差价,成就了来宾市当地的另一个特色市场——公务员房指标买卖。
尽管有“指标房5年之内不能变更过户”的硬性规定,但记者从相关交易信息中看到,滨江园高层公寓的指标从最初3至4万元,已被炒至6至7万元。除了价格低,指标交易火爆的另一个原因被陈鹏一语道破——“谁都想和高官们做邻居啊。”(文中部分当事人为化名) 法制日报(范传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