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双手的主人就是陆盘山,39岁,安徽巢湖人,普环实业有限公司三分公司一名普通的维修工,2010年至2011年度上海市优秀农民工。他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毛头小伙,成长为“徐虎”式的岗位能手,陆盘山的成功,源于不断的自我鞭策,更源于爱岗敬业的能手精神激励。
“听”出故障源
1997年,24岁的陆盘山走进普环公司大门。他想,自己当过4年汽车维修工,干这个应该是手到擒来。可第一次面对一辆出故障的洒水车,陆盘山就傻了眼。“环卫作业车比普通车辆多很多附加装置,比如液压装置、电机装置、拉臂,别说修了,很多我见都没见过。”被当头浇了盆冷水的陆盘山,有强烈的挫败感。他意识到,单凭“卖力”干活并不够,“只有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才不会被淘汰。”
这些年来,经陆盘山维修的车辆不下200辆,有些车只要一发动起步,他就能听出故障源。陆盘山心细如发,常常发现诸如“轴承磨损异常”等易被忽略的情况,只要他出马,总能比别人提前一两小时解决问题。近年来,环卫作业车辆更新换代速度快,只要陆盘山“摸”过的车,即便全部拆了,他也能重新“造”起来。
优化改造车辆
2003年,陆盘山决定攻读机修课程。这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来说,是个挑战。况且,读这些课程要占用大量业余时间,学费比他每月的工资还要高,而且那时他的儿子刚满两岁。2003年、2005年,陆盘山“啃”下了六七本大部头的机修专业书籍,接连顺利通过了机修工中级、高级考核。
2005年,环卫作业车辆更新换代“提速”,刚晋升高级工的陆盘山立即尝到了“学以致用”的甜头。他不满足于单纯给车辆“治病”,还动起了“优化改造”的脑筋。
去年新购置的“3-3-8扫路王”的车辆工作包中,有两个零部件一天必坏。针对工作包的负重、震动、承受力情况,陆盘山改造了相关部位零部件。经过近两个月实验,类似故障再也没有发生,连生产厂商都上门取经,并修改了车辆的设计。
即将落户上海
去年年底,陆盘山获得“上海市优秀农民工”的称号。按照相关政策,陆盘山可直接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子女户口也可随迁。得知这一消息,陆盘山“晚上都睡不着觉了”。前两天,他刚刚回安徽老家办了手续。想到11岁的儿子今后能在上海接受更好的教育,陆盘山觉得“心定了”。
比户口更珍贵的,是“新上海人”的那一份归属感。普环公司的负责人说,陆盘山这样的高级维修工,在就业市场上很“吃香”,和他一起进单位的人,大都被4S店“挖”走了,但陆盘山留了下来,15年的感情比钱更重要!
本报记者 徐轶汝 通讯员 杨维伟 朱枫
(线索提供: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