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敲门日”的新闻,不由得让人拍手叫好!
据《中新网》消息:在重庆市渝中区首届邻居节上,专门设立了“敲门日”活动,鼓励居民敲开邻居的宅门,打破“都市冷漠症”,促进邻居之间互相来往、互相关注、和睦相处。“敲门日”活动,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他们说:“敲门日”改变了小区邻里间那种“说话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东屋不问西屋事,同在一楼不相识”的现象,没有了面对“陌生居住”带来的孤独感、漠然感。
不可否认,碰到陌生人,就以敲门而论,不随便开门仍然是确保安全上策。
但是,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社会。我们应该看到,好人毕竟是主流,好人占了绝大多数。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会越来越阳光、越来越美丽,好人遍天下!
重庆渝中区设定“敲门日”,给我们上海创建文明、和谐、平安社区,提供了榜样。居民小区是社会最基层的组织,类似人身上的细胞,是忽视不得的。
当然,如何搞好居民小区的“敲门日”活动,是值得好好讲究的。譬如在活动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时间的固定上诸多方面,要做到常办常新,居民觉得“敲门日”有滋有味、兴味盎然、趣味十足。最终结果:小区居民都认识了、熟悉了,互相有照应了,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了。一旦遇到陌生人,马上就能认出;至于宵小之徒进入小区,恐怕也难以为所欲为,小区的安全,当然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