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是我的外孙女,从小和父母生活在荷兰。
去年夏天,我去荷兰看望桐桐。当时20个月大的她除了叫人外,依然只会说一些简单的语言。如她要我开水龙头,就指着水龙头说“外婆,开”,她要吃西瓜,就对着西瓜说“外婆,啪”。桐桐的话虽不多,但别人说的话她都能懂,而且,她的动手能力特别强,除了自己吃饭、刷牙、穿鞋、整理玩具外,看到大人做事情她总要来帮忙,洗黄瓜,洗番茄,洗玩具,动作规范,手脚麻利,经常忙得不亦乐乎。
看着聪明伶俐的桐桐,想她说话怎么就不开窍呢?一日和单位同事说起此事,同事说:“很正常,有的孩子先说话,有的孩子先走路。我家外孙女27个月才会说话,而且一说就是一句一句完整的话,你家桐桐正蓄势待发呢!”
自从进了当地的托儿所后,桐桐话更少了,有时跟她说话,她忽闪着大眼睛看着你,一言不发。于是,我忍不住对女儿说,人家孩子话越说越多,这孩子怎么越说越少啊?
“桐桐生活的语境太复杂了。家里讲的是上海话;播放从上海带去的幼儿节目碟片时,她听到的却是普通话;带她出去游玩,周围的小朋友讲的都是英语;而在托儿所,老师教的又是荷兰语,身陷复杂的语言环境,面临多样的语言种类,孩子难免困惑,她不愿说话,是她一时搞不清该用什么话回答你。”女儿一语中的。
我时常想,面对这场语言考试,桐桐一定非常困惑,但可喜的是,桐桐一边困惑,一边倾听;一边纠结,一边识辨。她一直在努力,实在搞不清楚时,干脆保持沉默。她在心底储存,她在脑海积蓄,她在沉默中酝酿着一场语言爆发。
果不其然,突然之间,我们惊喜地发现,桐桐的语言能力突飞猛进。现在,她已经会背很多唐诗。那次,她随父母去奥地利,一路上看到草地就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看到雪山脱口而出的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让人惊讶的是,她居然能把会背的唐诗都用得恰到好处。外公生日那天,在视频里,她用英语唱生日快乐歌,祝贺外公生日快乐!外公高兴得笑歪了嘴。
桐桐,好样的,经历了人生第一场艰难的考试,以后还有什么考试能难倒你!
桐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