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得太快,如果不与时俱进地刷新观念,难免不陷入失落或困惑之中。就像饭局这件事,早就不是你请不请的问题,而是别人肯不肯来吃?因为吃饭是个力气活,有人还愿意受累前往,实是请客的人倒欠下了人情。
先说人家答应了饭局,就算不用盛装出席,也得费心收拾一番,平时的短打休闲装束并不合适进酒店。然后到点要忍受堵车或者无车挤地铁公交之烦恼,找到灯红酒绿的饭馆,搭上半条命。这些也就算了,关键入座之后,彼此点头示意,依次介绍完毕,而后说什么?
现在不像从前了,可以随意地谈谈工作和生活,现在若谈工作,搞不清人家正在上呢?还是刚被整下来?或者误传高升结果一枕黄粱,还有的刚刚下岗,那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生活上的事就更没法谈,有些人的家庭是小三上位,你还在问前家人好不好,人家也没法答,而且也没必要跟你交待。谈论孩子就更是闹心,如果争气尚可一语带过,但若是开车撞人或被撞,或出国留学学无所成,或耽在网瘾里出不来,也是没法聊的一件事。房子和股票都是伤心事,除了一声叹息也就无话了。
于是聊八卦,也有不同的版本,各执一词,基本都是阴谋论,最终沦为坊间闲话,没什么意思。以至于众多人的饭局也会出现冷场,常常无话可说,来吃饭的人都觉得宁可什么都不说,也不要一脚踏进雷区。组织者还要想话题。吃完饭也都筋疲力尽。
有一段时间流行说段子,若有段子王光临饭局还是宾主尽欢的,但现在资讯太发达,有趣的段子几乎人人皆知,于是又少了一个聊天的方向。结果饭局若不是家庭聚会,组织一个非常费劲,不少人说可以买单但绝不组织,要打无数的电话,还没人痛快答应,所以聪明的人都少沾这件事,除非目的性非常强的,主题明确的,否则一律婉拒。
当然,再怎么躲避,有些饭局也是绕不开的,所以平时还是尽可能留意一些无伤大雅的八卦,省得一不留神得罪了人还不自知,或者只知闷头吃饭也是犯忌,毕竟饭局是社交场所而不是家里的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