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样金婚纪念照
吴家龙
  吴家龙

  上世纪50年代初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西装革履、新娘身穿旗袍头披纱巾到照相馆拍张婚纱照,乃是喜结良缘的大事。当时拍婚纱照的男女青年一般来说家境较富裕;文化素质较高;身处大中城市或附近。选择有点知名度的照相馆拍张结婚照,如上海南京路的王开照相馆、淮海路的人民照相馆,北京王府井的中国照相馆,杭州的大华照相馆等。到了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丁酉“反右”开始,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天天批,日日斗,批得人人心神不定;斗得大家情绪颓唐,人民生活水准低下,结婚拍张婚纱照已是鲜有人问津。

  1961年冬我与爱人结婚,适值三年困难时期,物资匮乏,借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集体宿舍结秦晋之好。办理结婚登记后,直奔上海迁京的中国照相馆拍张结婚照,身上穿的是浅灰色呢子中山装,爱人穿的是紫酱色呢料短大衣,胸无鲜花,一点也看不出是喜气洋洋的结婚照,与通常青年男女两人照片别无二致,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婚纱照”。

  丙午、丁未红羊劫难,拍婚纱照乃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属于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之“四旧”范畴,通通要批倒、批臭还要踩上一只脚,叫它永世不得翻身。在这无法无天,风雨如晦的年代里,可谓“秀才碰着兵”,谁敢将婚纱照保留下来?只好忍痛割爱,将亲人的、亲友赠与的婚纱照付之一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那时男女青年时兴穿军装拍张结婚照感觉最为时髦;最为“革命”,这是“文革”时期的“婚纱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国民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们的实际收入翻了十倍、几十倍甚至百多倍。小青年的结婚与时俱进,就拍结婚照而言,开始是正儿八经地到有点名气的照相馆照几张姿态各异的亲昵婚纱照,以后随着电脑和声、光、电技术的发展,到郊野公园抑景点,新郎穿着名牌西装领带鲜艳蝴蝶结,新娘身穿华丽服装佩戴黄金首饰,头披长长洁白纱巾逶迤地拖在草坪上,由婚庆公司制作多种碟片,随时在电脑或电视上播放,以享大婚欢乐,耗资当然不菲。

  2011年11月子女们希望我们照张金婚纪念婚纱照,事有不巧,老伴小恙,一时间不便照相。此事被参加交大校友咖啡会活动的费鹤年老先生知悉,费老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技术可与摄影家媲美,要了我们两张个人照片,用电脑拼接成金婚照,经老先生的妙手照片拼接得天衣无缝。大家看到后都说哪儿来的“倩男靓女”啊!引来笑声满堂。这确是别样的金婚纪念“婚纱照”。有道是:披纱照相爱情留,笔挺西装靓女搜。翁媪金婚收倩影,高超拼接样张牛。

  随着新鲜感渐淡,拥有那么多婚纱照不知是忧是喜,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春令热线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品牌专题
   第C03版:名品风范
   第C04版:名牌柜台
   第C05版:秀场故事
   第C06版:城市品质
   第C07版:城市品质
   第C08版:美容扮靓
   第C09版:新尚专访
   第C10版:走近大牌
   第C11版:标志产生
   第C12版:创意单品
   第C13版:明星潮事
   第C14版:饕餮生活
   第C15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C16版:市场之窗
医生的字
小院隔雨相望冷
饭局说什么?
初望与溯道
我的树,我们家的树
春光曲
别样金婚纪念照
书法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别样金婚纪念照 2013-03-22 2 2013年03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