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2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湖
石诚
  石诚

  杭州吸引人的地方很多,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西湖。西湖的北岸有一小段只有垂柳,但从北山路上向西走到保俶路就会看到一幢依山而建特别显眼的楼——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先得楼,北宋乾德二年(964),吴越国王钱弘俶所建,原在昭庆寺前,原楼已经不在,今望湖楼是1985年按清代旧式在原址的西侧重建,就建在北山路边,宝石山东麓,楼台依山临湖,登楼纵览西湖风光,雅趣盈盈。宝石山上的保俶塔是西湖的标志性建筑。

  记得那年春天,我独自沿湖东岸由南向北行至北山路,因之前总是远望保俶塔而从未近观过,遂萌生登宝石山近看保俶塔的念头。伫立保俶塔下,才知山上石刻、典故众多,而且居高临下,整个西湖尽收眼底,是别样的情韵。我沿山脊移步向西,过葛岭初阳台,到紫云洞山门,旁边是栖霞洞,牛皋墓。紫云洞下左手有条土路通挂牌山的乌石峰,很有野趣。一路探寻古人遗迹,于苏堤处下山,然后在北山路上回走一段上断桥,下白堤,出孤山,然后踏上苏堤。记得当时已是下午,天下起了雨,一阵一阵的,因雨下得不大也就没在堤上向小贩买伞,而是独享春雨中的西湖。一路上,雨止我行,雨下我停,在走走停停中更感受到西湖春天的美妙。还记得,我那天坐在一个亭廊的长座上好久,看着烟雨中的西湖飘渺清秀,周围的远山朦胧空蒙,仿佛置身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之中,自己也与雨与湖还有远山融为一体,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独行客。离开苏堤时已是傍晚,直到南屏山的净慈寺旁,想起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想听听那悠远的钟声,信步进寺敲响厚重大钟,深沉、浑厚的钟声在苍烟暮霭笼罩的西湖上空飘荡,回响悠远。

  那一次西湖之行,也是我此后独自亲近西湖的原因。因为在当今一切处于快和变的互联网时代,一个人要保持善良与真诚的初心,而不被身外的喧闹所搅扰显得尤为可贵。有如西湖变化是表,不变是里。在所有的变化里,却总有一些东西会天荒地老,历久弥新。不变中有变,在历史中回味温情,西湖所以令人迷恋。人的创造力便也在这样的积淀中勃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文体汇
   第A07版:文体汇/话题
   第A08版:公告
   第A09版:公告
   第A10版:聚焦·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4版:家装专版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4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C06版:展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江南原本是畏途
如此香,如此红
“蓝宝石婚”夫妇为何要离婚?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西湖
是药三分毒
美味的猪肉炖粉条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西湖 2016-02-27 2 2016年02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