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或许有人会问,你是南方人怎么也喜欢俺北方人吃的“猪肉炖粉条”?这话可得从我上山下乡那年头说起了。记得当年的生产队总会在收获山芋的季节里,从邻队请一位大师傅来帮我们制作山芋粉丝。头一天,这位师傅会先将我们从地里刨出来的那数百斤山芋洗净后用粉碎机全都打成浆粉,滤渣后将浆粉浸泡在几口大水缸里,第二天又命我们在大缸边支起灶架起锅,烧上一大锅滚水。俄顷,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手握漏勺站在大锅边,随即又命我等不断地从一旁的大水缸里捞起一团团浸泡过的山芋浆粉传递给他,当他接过一团浆粉往漏勺里一放,立马挥起他的大拳头朝浆粉上捶打起来,一下,两下……瞬间,白色的浆粉便从漏勺里丝丝缕缕地流淌到滚水中。说也奇怪,当另一拨人从滚水中将粉丝捞起,晾晒到谷场上早就备好的竹竿上时,这粉丝已呈半透明的琥珀色了。别看这颜色不诱人,可它特有的那股清香却氤氲在四周的空气中,沁入我们的肺腑,直透肠胃,诱得我们这些每天啃着红薯干、苞米,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庄稼汉恨不得立马找上几根葱蒜,下上一大碗山芋粉丝解解馋。当然,在那个“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里,要想吃上一顿猪肉炖山芋粉丝的话,那非得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实现。因为那年头上面规定一家只能喂养一头猪,那么谁不希望这头猪能长得膘肥体壮来个猪肉大丰收!所以啊,这猪不到年底谁也舍不得杀。而一旦把这年猪杀了,各家煮上一锅猪肉炖山芋粉丝犒赏犒赏自己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节目。
炖粉条的猪肉是先在柴火灶上用猛火炒出油来后再放到一只特制的小铁锅里,然后扣上山芋粉丝,并配上盐、葱蒜、姜、干辣椒和酱油等作料后便架在小炭炉上,或架在供家人烤火取暖用的火塘上用小火慢慢炖出来的。锅里的猪肉在煨的过程中便将其中的油溢出,而这溢出的油又被山芋粉丝吸收,故肉就变得肥而不腻,酥如豆腐,入口即化,而那山芋粉丝只因沾了猪油的光更显肥美、爽滑、筋道,吃到嘴里“哧溜”一声,便顺着喉咙滑到了肚里,那种享受简直赛如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