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毛定苗远走高飞,留下一笔500万元的银行贷款。
毛定忠,是这笔借款的担保人,他不想走,也不能走。他说,他只有一个愿望,让他的酱菜厂平平安安经营五年,家里不再摊上任何大事……
酱菜兄弟
毛家两兄弟,出生在慈溪周巷镇杭州湾畔。兄弟俩,老大胆大,老二谨慎。初中毕业后,弟弟毛定忠成了农村放映员。大7岁的毛定苗却去上海打拼。
20年前,毛定忠31岁,在大哥毛定苗的鼓动下,一起到上海卖酱菜。
在周巷一带,农民家家户户都种用来腌制的榨菜、黄瓜等作物,毛定苗从小看着大人做酱菜,制作工艺烂熟于心。他把酱菜口味略作改进,变得更加符合上海人口味。“大哥把他的客户介绍给我,让我很快打开了市场。”毛定忠说。
在上海,两兄弟互为照应,生意顺风顺水,有时回到周巷,在同村人眼中气派十足。
求担保者络绎不绝
2003年的慈溪,正是一大批小家电企业成长的黄金时期。
老大毛定苗回到老家,投资起小家电生产线;而毛定忠觉得,酱菜生意虽然没有家电生意那么赚钱,但至少稳定。于是,他一个人选择继续在上海做酱菜。
那个时期,哥哥生意不错,小家电出口顺利,头两年就赚进了钱。
2005年,生意上小有成就的毛定苗,开始为别人做贷款担保人。“他是个老好人,只要有人来说,就给人家担保。”毛定忠说。
最初的担保风险,毛定苗并没有完全放在心上。但2006年前后,他保的一笔贷款出了问题,承担150万元还款责任。接下来又是一笔近300万元的担保合同出了问题,毛定苗这才意识到:这个好人不能随便当。2007年,毛定苗决定把企业的法人换成大学毕业来父亲企业的儿子,目的就是为了躲避那些上门找他做担保的人。不过,儿子仍发现父亲还在继续做他的“老好人”,以个人名义为别人做一些小额担保。
之后,毛定苗决定做冰箱,需投资500万元,为向银行贷款,他本人也开始向其他人寻找担保。当时正好弟弟毛定忠重返慈溪继续办酱菜厂,他成了这笔500万元贷款的担保人。
2008年,毛定苗的家电出口生意出现下滑,为了周转资金,他涉足了民间借贷。
毛定忠回忆,2010年9月,他还给哥哥做了一笔100万元贷款的担保。2011年9月,毛定苗还掉前一年的贷款,希望弟弟再次为他做一笔100万元的贷款担保。
这次,弟弟的老婆害怕了,坚决不答应———老大企业里当时发出去的冰箱一批批退回来,负债累累,快撑不下去了。果然,不到两个月,毛定苗的公司破产。
按照毛定苗儿子的说法,父亲当时还身为四五笔大概近1000万元资金的担保人,这些借款人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有的选择了跑路,这也是让父亲企业破产的重要原因。
从那以后,毛定苗远走他乡。
弟弟替兄还债
毛定苗企业破产后,儿子也由企业法人变成了一家汽车4S店的打工者。女儿正在念高中,如今生活费、学费、车费,都由叔叔毛定忠来支付,“生活费大概每个星期300元。”他说。
眼下毛定忠正努力筹钱,替大哥毛定苗还钱。“我给大哥做了500万贷款的担保,大哥破产后,这笔钱都是我在还,现在东拼西凑已还了300万元。”
“大哥破产后,我也想过一走了之,可转念一想,80多岁的父母要人养,大哥的女儿还在读书,也没人管,需要接济,毛家只有我能顶了。”毛定忠说。
“兄弟就是兄弟,在危难的时候就应该拉一把。”毛定忠说,大哥还在读书的女儿,他会资助到她毕业经济独立。
担保的债还有100万?
毛定忠的酱菜厂,一年盈利大概50万元左右,而债务是200万元。
“算上利息,还清大概需要5年,我现在唯一愿望是酱菜厂安安稳稳做5年,还有,家里也不能再摊上别的大事了。”他说。
毛定忠没有想到,最近,他的债务又多出了100万元。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分公司(下称“人保财险”)将他和其余多人告上法庭,依据一份编号为2012455的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追偿协议,要求上述被告偿还100万贷款本金及利息。
毛定忠承认,他确实还为大哥做过一笔100万元贷款的担保人,但印象中这笔钱大哥早就还掉了。
“当时我就傻了,这份协议是2010年9月签的,我哥的贷款是2011年9月26日还掉的。”毛定忠说,糟糕的是协议上没有签订日期。
毛定忠的代理律师邬华良说:“他们将2010年的协议,通过单方填写,把它变成了2011年的,又把2011年的协议,通过涂改变成2010年的。司法签定也证明日期确实被涂改过。相关印章老化程度的鉴定,也有利于毛定忠的说法。”
而人保财险方面则提供了编号2012455追偿协议前后相近的协议出库单和签订时间均在2011年9月前后的材料,证明这份协议签订时间是在2011年9月。法院一审判毛定忠败诉,但他坚持上诉。
“该我还的,我砸锅卖铁也会还;不是我的,怎么能让我还?”毛定忠说。
张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