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脚踏实地
周松明像一台不停的机器,第二天又开始新的运转。下午他独自一人,来到酒店旁那块动迁的石库门区域,先围绕区域转了两圈,然后走小街、穿弄堂,从外到里,从前到后,查看房屋的构造和布局。他发现有一位老伯,坐在一条弄堂口的竹躺椅上休憩,便上前很有礼貌地搭讪:“老伯,你看上去身体蛮好,今年贵庚?”
老伯现在很少听到“贵庚”的用词,但懂得这词表示的含义,笑呵呵地说:“你这位文化人,来这里有事?”他从旁边挪来一只小矮凳:“坐坐,陪我讲讲闲话。”
周松明一听,此话符合自己的心意,就立即坐下,认真地与老伯谈天说地起来。在谈话中,他有意询问这里的石库门建造的年代、房屋内部结构布局以及解放前后所住居民的身份、从事的行当,还关心地询问老伯对动迁的态度。
老伯十分爽朗地回答:“这次扩大住房面积的动迁,本人没有一句牢骚,但是真的要拆掉这种房子,感到蛮可惜的,心里总有点难过……这种房子,是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呀!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老伯眼眶里有点潮红,显得有点遗憾,接着又说,“现在有一种人,处处要同外国接轨,就不顾中国人的面子,不要民族优秀的东西,这是作孽呀……”老伯一番话像是一阵警钟,在周松明耳畔敲响……他紧握老伯的手,连声道:“谢谢,您老人家今天教育了我!”一股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涌上他的心头,保护这片石库门建筑的重任,正在向他召唤。
周松明准时下班,约好乔雅作陪,又去了酒店旁边的动迁区域。这对俊男倩女到石库门里弄兜风,引起人们的好奇。他俩只是各自考虑心事,也不去理会旁人异常的目光。周松明把下午自己被一位老伯触动的感悟告诉了乔雅,还表露了他的一个大胆的设想:打算把这一带石库门里弄,改造成有中国风格的新型的连体叠加式宾馆。谁知平时一贯沉稳持重的乔雅,变得急嘴急舌起来:“你赶快把建议准备好,这事可不能拖……今晚起草,明天修改,后天我就送到市里去,争取抢在黄玄兴他们拆房的前头!”“非常正确!想不到你小乔也有着急的时候,这样晚上的电影只能放弃了,我上你家去打草稿?”周松明注视着乔雅的反应。“这比什么都重要,电影不看以后可以看影碟……”
两人在近处找了一家小面馆,把两碗菜汤面吞下肚,开车赶回乔雅那充满温馨的家。不顾身体疲乏,通宵达旦起草方案的草案。两人知道时间很急迫,保护民族建筑文化如同保护身体一样重要。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就进行认真地讨论、商榷,碰到僵持不下的难题,就通过电脑网络搜索来寻求解答。两人的行为,好像跃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这天黄玄兴把他以前起草的《建造现代化的新楼,加速华贵大酒店的发展》的方案,送给了集团副总裁施金祥。晚上又马不停蹄拜访局长贾辛良,为他的方案争取市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当然他没有忘记携带礼物。此行送的礼物,不能太大太醒目;送日常生活的用品太寒酸,只有送带有文化色彩的东西最恰当。黄玄兴果然脑子好使,他在美国亚马逊公司驻东海办事处,购买了最新出品的亚马逊电子书。
在街道的配合下,海潮集团的动迁方案正式公布了,引起所属区域居民很大的反响。在家的居民纷纷将自家的情况与方案进行对照,准备晚上与家人通气,商讨与动迁组争持的对策,力求获得最大的利益;有的居民则趁热打铁,看完公告后,就直接去动迁办公室摸底,为下一步讨价还价做准备;有的居民开始在社会上找关系,竭尽全力地争取多得动迁费。这区域的动迁户中,涉及华贵大酒店职工和有亲属关系的居民有三家:职工餐厅主管沈红珍、修理工姚大头的哥哥姚大牛、财务部经理彭晓芬的小叔彭乐天。
通过周松明与乔雅的努力,一份《通过石库门区域改造,扩建华贵大酒店》的方案已修改完毕。乔雅让周松明好好休息,自己带着这份建议去市政府,找其哥哥的秘书亲手送达。另一份副件,则上报海潮集团办公室。乔雅认为现在只有走直接的通道,才能加快方案的审批速度,否则等走完烦琐的程序,怕来不及了。
她还要破例去哥哥的家里,争取何谷对方案多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