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暑假,周围许多朋友纷纷举家出游,并在网上晒出了和孩子在各处游玩度假的照片。仔细看这些有着美丽背景的照片,我发现一个奇怪的共同点:但凡孩子是中学生的,脸上都没有微笑。而边上的爸妈,倒是一脸灿烂。按理,暑假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外出旅行更是轻松愉快,可为什么孩子们的表情都是木木的?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爱笑?当然,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爱笑与否与体内的胸腺有关,胸腺在出生时最大,所以幼儿总是咯咯咯地笑;随着年龄的增长,胸腺慢慢缩小,人们笑得越来越少。不过,中学生正值生命的花季,这个世界有许多有意思的东西等着他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他们的表情绝不应该如此木然。
我也曾接触过不少初中生,还跟他们一同长途旅行过,发觉孩子就读的学校越有名,脸上的笑容就越少。听他们说起自己的生活,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从早到晚除了上课就是做作业,天天睡眠不足;好不容易盼来双休日,又要去补课。来自家庭、学校的巨大压力,让孩子变成了只会做题的“木头人”。昨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5岁半的幼儿园孩子,妈妈就给他报了17个课外班。估计这个孩子长大后,只会苦笑了。
上海“四大名校”之一的某高中校长告诉记者,有一天早晨他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上学,突然发现孩子们一个个脸上都没有笑容。他非常震惊:为什么我的学生如此不快乐?这样的教育有什么意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外国中学生,包括华人孩子,大多笑容阳光、表情生动。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会笑?这个问题要比不爱笑更严重。年少时不会笑,长大后更不会笑。而人没有笑容,生命就失去了色彩。
让笑容回到孩子脸上,还来得及。给他们一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跑,去跳,去运动,去玩耍;去唱歌,去跳舞,去自由阅读,去欣赏喜剧;甚至和好朋友一起调皮捣蛋、闲聊发呆……一句话,让孩子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听上去很容易,但又很难做到。幸好,现在是暑假。
做父母的,不妨今天就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他(她)的脸上有没有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