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不会微笑
邵宁
  邵宁

  时值暑假,周围许多朋友纷纷举家出游,并在网上晒出了和孩子在各处游玩度假的照片。仔细看这些有着美丽背景的照片,我发现一个奇怪的共同点:但凡孩子是中学生的,脸上都没有微笑。而边上的爸妈,倒是一脸灿烂。按理,暑假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外出旅行更是轻松愉快,可为什么孩子们的表情都是木木的?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爱笑?当然,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爱笑与否与体内的胸腺有关,胸腺在出生时最大,所以幼儿总是咯咯咯地笑;随着年龄的增长,胸腺慢慢缩小,人们笑得越来越少。不过,中学生正值生命的花季,这个世界有许多有意思的东西等着他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他们的表情绝不应该如此木然。 

  我也曾接触过不少初中生,还跟他们一同长途旅行过,发觉孩子就读的学校越有名,脸上的笑容就越少。听他们说起自己的生活,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从早到晚除了上课就是做作业,天天睡眠不足;好不容易盼来双休日,又要去补课。来自家庭、学校的巨大压力,让孩子变成了只会做题的“木头人”。昨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5岁半的幼儿园孩子,妈妈就给他报了17个课外班。估计这个孩子长大后,只会苦笑了。 

  上海“四大名校”之一的某高中校长告诉记者,有一天早晨他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上学,突然发现孩子们一个个脸上都没有笑容。他非常震惊:为什么我的学生如此不快乐?这样的教育有什么意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外国中学生,包括华人孩子,大多笑容阳光、表情生动。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会笑?这个问题要比不爱笑更严重。年少时不会笑,长大后更不会笑。而人没有笑容,生命就失去了色彩。 

  让笑容回到孩子脸上,还来得及。给他们一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跑,去跳,去运动,去玩耍;去唱歌,去跳舞,去自由阅读,去欣赏喜剧;甚至和好朋友一起调皮捣蛋、闲聊发呆……一句话,让孩子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听上去很容易,但又很难做到。幸好,现在是暑假。 

  做父母的,不妨今天就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他(她)的脸上有没有微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留学移民/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暑假生活/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暑期生活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06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10版: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恶性袭医当严惩
不会微笑
加油,呆头鹅
“着急”式教育的“成功”假象
挨骂有感
从朱元璋政令说开去
美国版评论·随笔A05不会微笑 2013-07-17 2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