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脑卒中与高血压关系最密切,甚至超过高胆固醇。这是因为长期高血压及血压波动破坏了血管内皮,使血液里的胆固醇大量钻进血管壁内,形成脂质瘤(斑块)。斑块会不断长大,造成血管变细,从而血流供应减少;斑块还会突然破裂,产生血凝块阻塞血管,停止血流供应。血管变细会引起心脏或脑缺血,从而产生胸闷胸痛、头晕头昏等表现,血凝块阻塞血管则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另有研究表明有高血压的病人罹患心肌梗死、脑中风、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尿毒症、动脉瘤等的可能性比没有高血压者高出3-5倍。
除了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外,在家自行测量血压也是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测量时注意每次连续测量血压2~3遍,每遍间隔1分钟,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第一遍测量的血压值往往因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某些心律失常,如房颤,频发早搏的患者,采用电子血压计不能准确测量血压;精神焦虑及精神障碍或擅自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家庭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有三个不要:不要跟着感觉走,头不晕、眼不花,并不能代表没有高血压,要规范测量血压;不要过分紧张血压的变化,血压有昼夜节律的变化,且受气候、环境、活动、情绪变化的影响,不同时间段测量的血压值有所不同,过度紧张不利于血压控制;不要半途而废,坚持测压,坚持治疗。
大多数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因此,规律监测血压是有效管理高血压的前提,是正确诊断、选择治疗手段和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魏盟(主任医师、教授) 张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