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为什么要重读路遥
晏秋秋
  晏秋秋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路遥离世25年,却似从未离去。他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不断再版。高加林、孙少平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仍活跃在人们心中。

  岁末年初,“路遥热”又起。重读路遥,恰逢其时。

  如果说,陈忠实厚重,贾平凹灵巧,那么,路遥实实在在地占据了现实主义,占据了“接地气”,占据了“小人物、大时代”。读路遥的作品,能够深刻感受到路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向往,常常能让人忘却身处的逆境,从而迸发出巨大的鲜活的生命力。路遥所擅长的“卑微人物的巨大光亮”,同样照亮着无数读者的人生道路。

  路遥写“城乡交叉”,得心应手。如果说,他在《人生》中,把这种差距纤毫毕现地写了出来。那么在《平凡的世界》里,路遥就一直在努力捕捉“小人物的解决办法”。发现“路遥留白”,发现“小人物细节”,就能更理解那个真实得有些残酷的时代。

  今天,我们重读路遥。不仅仅读他的文笔,他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如今这个世界,也有着和当年城乡之间类似的“交叉地带”。

  我们看到,互联网对实体生活的冲击,改变了许多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北上广深与二三线城市在房价、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差异,也影响着80后、90后的择业。这个时候,是多么需要像《人生》《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作品,去感染年轻人,去引导年轻人。也只有这样“接地气”的优秀作品,才能让年轻人尊重生命,尊重生活,尊重自己,进而尊重这个伟大的时代。

  近一周来,互联网上的巨大流量,被戏子家事、八卦新闻耗费。近一年来,电视屏幕上,依旧出现过一批抗战神剧、谍战歪剧。近几年来,小说写得越来越雷人、鸡血,越来越快餐……此时此刻,路遥更像是一个美好符号。他这个人,他这些文学作品,藏着一些没有界限的美好。

  重读路遥,是为了对得起这个伟大的时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科创上海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 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 /新民健康
2分钟 成功抓获窃车贼
为什么要重读路遥
创意设计 脑洞大开
东航东京飞上海航班紧急返航
消防员用腿当“座位” 让获救九旬阿婆坐下
环卫卡车撞隔音板 司机身亡
中环8车连环追尾 人员无损
美国版上海新闻A07为什么要重读路遥 2018-01-08 2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