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强校工程旨在通过政策支持、专业扶持,促进百所公办初中提质增效,让学生就近享有优质初中教育。经各区遴选和学校自主申报,市教委确定116所“强校工程”实验校,覆盖全市16个区,计划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教育教学状态明显改善、学校办学特色明显增强、整体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强校工程”有三个典型特点:
一是与“双名工程”紧密结合。通过配备和培养,每一所“强校工程”实验校都将拥有一位市级名校长(含培养对象、特级校长)、两位名师(含培养对象、特级教师)。名校长和名师培养对象(中学学段为主)在培养期间应有在“强校工程”实验校专职从教3-5年的经历。每一所“强校工程”实验校将有不少于5%的教师纳入第四期“双名工程”的“种子计划”,学校管理团队和师资结构将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与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紧密结合。由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优质品牌初中学校领衔组建紧密型集团或学区,鼓励优质民办学校托管,采取“一带一”“一带二”等方式集中优势资源全方位支持“强校工程”实验校建设,强化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的流动。
三是与落实中考改革要求紧密结合。“强校工程”实验校将坚持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完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及时配置听说测试教室、创新实验室、理科实验室等设施设备,深化学科教学改革,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养。
为保障“强校工程”取得实效,市教委明确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比如成立市级专家指导团队,各区要为每所“实验校”配备不少于3位指导专家;给予经费、绩效倾斜等。
此外,市教委建立了增值评估制度和动态发展档案,并将“强校工程”列入对各区教育工作考核指标,纳入各区教育督政和专项督导范围。经评估,市级层面还将对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