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累计买股21亿元
涂健、涂欣两人系兄弟关系,出生于1965年的涂健,早在1993年便进入原深圳证券登记公司工作。2007年5月,涂健轮岗至账户管理及客户服务部的代理机构(实时开户)稽核岗工作,2011年7月,调整至证券账户管理岗,2014年4月因个人原因离职。
2011年6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即涂健拥有证券账户查询权限后,他知悉了相关信托产品、金融机构资管产品的股票拥有及变动情况等未公开信息,以电话短信等方式告知其弟弟涂欣,涂欣按照涂健的指令以实际由涂健控制的6个证券账户进行操作,趋同买入金额人民币19.72亿元,盈利157.79万元。同时,涂欣也利用其控制的3个证券账户跟随交易。
就这样,按照涂健的指令,涂欣动用家人及朋友共计9个账户组进行跟随交易。上述9个账户与相关私募基金、券商资管计划趋同交易股票237只,累计趋同买入金额人民币21.37亿元,趋同交易盈利347.54万元。
跟仓明星私募账户操作
自2011年6月3日以来,涂健开始有查询私募基金、券商资管计划账户的记录,共计查询上述两类账户400多个。他盯的主要是明星私募账户,涂健查询“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展博1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27次,系被查询次数最多的账户。其账户掌管人为展博投资陈锋,展博1期曾是2009-2011年的阳光私募第一名。
此外,涂健查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85次,查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鸿道3期”116次。资料显示,前者系原“公募一哥”王亚伟掌管的千合资本账户,后者则为私募大佬鸿道投资孙建冬掌管的账户。此外,涂健还分别查询鸿道投资孙建冬掌管的鸿道1期、鸿道2期账户108次、99次。
显然,查询这些明星私募的买卖股票情况,就是为了跟仓,而且这几年兄弟俩的股票操作与这些账户高度重合,形成“老鼠仓”。
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昨天公布的判决书显示,涂欣曾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早在2017年3月,涂健、涂欣两兄弟因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被深圳公安局取保候审。2018年1月2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一审宣判:
一、被告人涂健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
二、被告人涂欣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
三、违法所得人民币3475387.60元依法没收,上缴国库。
涂健服从判决,涂欣却提出上诉。涂欣认为,他只是接受涂健的指令帮他下单操作而已,“涂健让我代其操作,他让我买卖什么股票,我也不会去关心具体的信息来源,反正我从中也没有赚取什么好处,盈亏也跟我没关系。”
不过,这些申辩并未被二审法院采纳。2018年5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驳回涂欣上诉,对该案维持原判。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