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了洋山港 一切皆有可能
毛丽君
■ 洋山深水港四期无人码头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昔上世纪90年代后期,黄浦江的河口港成了上海航运业发展的限制。2005年,洋山深水港一期开港投产,开启了上海从河口港走向海洋港的新时代。

  今201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七年保持世界第一,深水枢纽港集疏运功能不断提升。同年12月,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竣工投产给上海航运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和无限可能。

  本报记者 毛丽君

  “如果看到2010年,洋山港有将近30个泊位可以投入使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1500万标准箱以上,可以说,在未来某一天上海拿下世界第一集装箱港的桂冠,那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2005年12月9日,新民晚报头版、二版刊发了一则题为《上海百年,从河口走向海洋》的报道,这篇写在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开港之际的文章,对洋山港的未来提出了如上的设想。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正式开港。如今看来,“未来某一天”的到来,才用了五年时间。随着洋山深水港三期工程的竣工投产,至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2907万标准箱,领跑全球,此后连创新高,稳居世界第一。

  从河口到海洋,这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历程中跨越的一大步。纵观百年发展,“依水而兴”的上海在其依赖的黄浦江里做足了文章。上世纪90年代后期,黄浦江河口港七米左右的水深成了上海航业发展过程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上海从河口时代走向海洋时代,凸显了深谋远虑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结果。洋山港址位于杭州湾口长江口外的崎岖列岛,西北距上海南汇芦潮港约30公里,距离国际主要海运航线只有104公里,可以说,一步就能融入国际主流航线。它也是距离上海最近的具备15米以上水深的天然港址。

  在洋山建深水港,遇到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从1996年正式开展洋山深水港区选址论证,到2002年6月26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仅仅是工程的前期工作,就整整进行了六年多。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一期工程竣工开港;2006年12月,二期工程竣工;2007年12月,三期一阶段工程竣工;2008年12月,三期二阶段工程竣工……16个深水集装箱泊位,岸线全长5.6公里,年吞吐能力930万标准箱,总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规模如此庞大的港区工程能在短短六年半时间里完工,这在世界港口建设史上亦属罕见。与此同时,在洋山港助力下,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逐年攀升,一举拿下世界第一集装箱港的桂冠。

  2014年,地处洋山深水港的最西侧的洋山港四期工程正式开工。三年后,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投入试生产,偌大的四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呈现几乎无人在场的奇观。201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4023万标准箱,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我们江南造船厂以前造轮船,7.5万吨以上的就不敢接了,因为再大了黄浦江里开不出去。现在造船厂搬出去了,洋山又造起了深水港,今后想造多大的船就能造多大的船,再大的船也有地方靠了!”洋山港一期开港前夕,在江南造船厂工作了近40年的电焊工刘维新这样感慨。时隔13年,如果刘维新再去现场看一看,不知又会有怎样的感慨。

  有了洋山,一切皆有可能。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洋山港作为上海航运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必将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为中国在国际航运业发展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如果再次预测未来,大规模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洋山港定将成为“巨大空间”和“无限可能”的代名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社会/新民环球
携手为国家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推进上海政协系统党的建设
有了洋山港 一切皆有可能
美国版要闻A03有了洋山港 一切皆有可能 2018-12-06 2 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