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多场地可以动 更多人懂得动
厉苒苒
  全民健身日走向下一个十年,当越来越多人更关注健康,爱上运动,上海全民健身又将如何发展?

  未来,本市将加快推进浦东足球场、徐家汇体育公园和市民体育公园等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市民健身中心,升级改造益智健身苑点,推广“共享社区公共运动场”模式,使得市民在运动健身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此外,近年来,本市在黄浦江两岸贯通开放过程中同步建设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等体育健身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拓展滨江公共活动空间,方便市民健身休闲。未来,在浦东、杨浦、虹口、黄浦、徐汇五区逐步完善滨江配套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将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运营滨江体育健身设施。

  今年,市体育局与市绿化市容局共同制定《上海市公园绿地市民健身体育设施建设导则》,通过体绿结合推进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在公园、绿地、林带等处建设各类体育健身设施。未来还将在厂房、仓库、广场、空地、楼宇、商业建筑中多多布局体育健身设施,利用沿江、沿河、沿湖等区域建设体育健身设施。

  依托互联网创新管理的全新思维,上海市体育局正与腾讯联手合作,采用“体育+互联网”的管理新模式,建立“共享公共运动场”平台,整合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实现对运动场的智能化管理,深度连接运动场馆与运动用户,提升公共运动场服务于民的效率,提升市民的运动体验。

  全民参赛,全民办赛,针对目前不同项目比赛在赛事质量和参赛规模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上海未来还将持续完善社会化办赛机制,推动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多主体参与和多元化治理,着力提升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办赛能力,进一步增强赛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随着市民参与全民健身热情的不断高涨,市民科学健身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通过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实施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开展健身技能培训和体质测定等方式,正多渠道宣传推广体育健身知识和理念,引导市民科学健身,逐步提升市民的健身素养。”

  本报记者 厉苒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上海“动”起来 “金牌”沉甸甸
更多场地可以动 更多人懂得动
创新发展大事记
美国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A04更多场地可以动 更多人懂得动 2018-12-14 2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