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赝品如何进入大学博物馆
邵 宁
  邵 宁

  由于展出大量文物被专家评价“假得荒唐”,重庆大学博物馆成为舆论焦点之一。

  作为90周年校庆的序幕,耗资670万元建设的重庆大学博物馆日前开馆,所有藏品均为重庆大学教授、收藏家吴应骑捐赠,包括玉器、青铜器、陶瓷等。然而,有收藏爱好者在网上发布图文指出,这些藏品充斥大量赝品,仿造之拙劣、粗糙,让人瞠目。昨天,重大博物馆已闭馆。重庆大学表示,已成立工作组对此事进行核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相信真相很快会浮出水面。这并不是大学博物馆第一次接受到赝品文物,之前北京师大的陶瓷捐赠、浙江师大的文物捐赠,也都引发了风波。人们不禁要问,赝品是如何进入大学博物馆的?

  大学拥有博物馆本是好事,既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辅助教学,还可将高校丰厚的文化积淀向社会辐射。世界上许多名校都有博物馆。牛津大学的阿什莫伦博物馆建于1683年,不仅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还是英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我国许多大学也建有高水平博物馆,并拥有符合大学特点的丰富馆藏,如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博物馆,藏有北京猿人石器;苏州大学博物馆,藏有战国时期瓷甬钟;上海海洋大学的中国鱼文化博物馆,藏有18.4米长的抹香鲸标本,为国内最大……

  不过,重庆大学以工科见长,新落成的博物馆藏品都是“文物和古代艺术品”,距离实在较远。据媒体报道,校领导曾表示,“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学校要有博物馆”。

  高校建博物馆应水到渠成,应利用原本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结合高校的专业特点、研究方向,开办有特色的博物馆。有些高校原本收藏不多,接受捐赠就是一条捷径。为了加快博物馆的建设,抓到篮里就是菜,对于收到捐赠不加鉴别,使粗劣的赝品堂而皇之进入展厅,使学校声誉蒙受损失,实在是得不偿失。当然,如果明知是假,依然接受捐赠,以帮助捐赠者达到个人目的,这责任就大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专版
   第A08版:社会新闻·专版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阳光天地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法治,让长三角群星璀璨
街头艺术
41成员城市共商一体化
赝品如何进入大学博物馆
美国版要闻A04赝品如何进入大学博物馆 2019-10-16 2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